Sunday, January 04, 2009

美元走勢主宰黃金

美元走勢主宰黃金

美 國勞工部公佈10月份的就業數據顯示,僱主共裁掉了24萬人員,以致失業率上升至6.5%,為1994年以來的高峰,令投資者擔憂美國未來的經濟前景,美 元兌歐元匯率因之走弱至1.28,兌其它6種主要貨幣指數也由86回跌至85的水平,把黃金價格提昇至740美元水平以上。

然而,嚴格說來,美元並沒有對該就業報告的數據作出太大的反應,而且隨即又轉呈強勢,以致黃金 價格重回到730美元的水平,這是紐約黃金市場的反應。不過,到了亞洲黃金交易時間,對投資者來說,美元仍然是呈弱勢的,黃金顯得廉宜,吸引到投資者作為 替代資產,其價格反而被大力提昇,最高曾達至767美元。

中刺激計劃引震撼

適時中國政府宣佈接近6000億美元刺激經濟計劃,引起了國際市場一陣震撼,不談股市,差不多 所有的商品都因之飆升,當然也有助黃金上升一臂之力,即使如此,由於對全球經濟展望仍存有疑惑,以致其上升的步伐似有踟躕不前之嫌,結果是市場進行套利活 動,其價格重回到740美元的水平。

中國4兆人民幣刺激經濟計劃,加上全球其它央行的救市配套,勢將激發龐大通膨的壓力,加強黃金作為抗通膨唯一且主要的工具。

除了中國的刺激計劃所引起的提昇作用以外,沙地阿拉伯聲言減少供應亞洲原油,加上全球努力振興經濟成長對原油需求將增加的憧憬,原油價格也曾因之飆升至65美元,可是,股市大幅回跌,不只挫折了原油上升的努力,其價格反而挫落至60美元的水平。

黃金將凌駕原油

同是商品黃金與原油,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一樣受到衝擊,不過,比較上,黃金下跌並不如原油的 幅度大,以7月中旬時原油歷史性最高的價格1.48美元來說,跟現時的價格相比,已下跌了將近60%,而同期的黃金最高價格為980美元,就算下跌至近期 的最低680美元比較,也僅折損30.6%,換句話說,黃金表現比原油的優越。基於北,如果經濟環境益趨惡化,作為“避風港”的黃金,其表現將凌駕原油甚 主任何其它商品之上。

黃金與原油最主要的不同點,乃在於原油作為消費用燃油的原料。有用罄的一天,但黃金是可作累積 貴金屬,由於其化學元素非常穩定,不可仿造,生產過程耗時,以致供應不足,其價值會隨時日而增加。傳統上,由於黃金的內在價值並沒有跟任何貨幣資產掛購, 所以其走勢乃亦步亦趨跟隨原油的步伐,而投資者則以之作抗通彭的工具。

刺激計劃削弱美元

在全球央行拯救經濟,以免之加速衰退,因此,在刺激配套下釋放出來在市場流通過多的貨幣,將驅 使通膨上升,削弱美元,這是黃金上升利好的環境。對貨幣資產來說,目前的世界充滿危機感,一般上仍存在著高度不肯定的因素,即使通膨期尚未實現,投資者也 會以“避風港”之名來提昇黃金,屆時黃金的表現將會是氣勢如虹的局面。

其實,由於美國10月份衰退的就業報告打壓美元,把黃金價格提升至760美元水平,僅屬曇花一 現而已,顧慮日益陷困的全球經濟環境,股市受挫,投資者棄風險高的資產而垂青債券,美元因之轉強勢,打壓黃金,其價格因市場清盤活動而重回跌至之前的 730美元水平,且有過之而無不及。原來,投資者原本對中國近600億美元的刺激經濟計劃寄以厚望,可是特別是亞洲的股市對未來經濟前景仍抱有不觀的態度,並澆以冷水,歐美股市也不能倖免,相反的,美元則因全球性的蕭條恐懼,反而轉回升至1.25,股市下挫與強勢美元乃是黃金價格下跌的原因,當然,原油持續回跌,也是打壓黃金的原因之一。

黃金力爭上游困難重重

即使如此,情況一時難於扭轉過來,全球股市持續因事績欠佳而受挫,投資者拋售黃金,所得現款用來填補在膠市的損失,因此,面對著敗退中的股市,除非銀行之間的借貸的方式有所改善,以及資產的清盤行動減少或停止,黃金走勢欲力爭上游困難重重。

以目前的經濟情況看來,黃金並沒有扮演其作為“避風港”的角色,在某種程度上說,其表現反如同 其它一般的商品隨波逐流,在股市不振與強勢美元壓制之下,其價格曾大幅下拴至700美元的水平。由於黃金的現貨需求表現標青,特別是印度自10月份開始至 明年初的這一段結婚季節,需求者註註趁低價格時吸納,加上有新試探性的扶持力之下,黃金重新被提昇,乍看之下,價格700美元是一個強力的支持水平。正因 為如此,黃金價格飆升的幅度比起原油或主要股市指數來得大, 市場的焦點已 由當初預期通膨上升,轉向衰退中的美國經濟展望,而與其它的商品特別是原油同步,投資者如今已不擔心通膨的威脅,因此,為抗通膨而扶持黃金的那一股支持力 已在消逝中,如今黃金波動胥視美元的走勢而定。

當股市下挫時,投資者在黃金市場清盤,以獲現金來彌補股市的損失,而追逐財政部債券,美元兌歐元匯率因之走強。但當股市表現良好時,美元則轉走弱,黃金就在如斯環境特別是在美元呈強勢時掙扎,以致其價格在一個交易日之內的波幅甚大,如此情況可能還會持續一些時日。

星洲日報/投資廣場/黃金之旅‧2008.11.17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