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17, 2008

員工報稅,僱主責任重大

鍾貴發:員工報稅
僱主責任重大
(吉隆坡16日訊)稅務專家指出,報稅不只是受薪族的事,為人老闆者也得確保已履行雇主責任,向稅收局呈報E表,提供員工個人資料。

馬來亞大學商學院副教授兼稅務顧問鐘貴發博士說,內陸稅收局自2006稅年起,要求雇主每年提供員工個人資料,即E表,供稅收局進行稅務評估。

“若員工年薪超過2萬4000令吉,雇主必須準備EA表給員工。”

他今早再度亮聲988電台《哈囉早晨》回答聽眾稅務疑問時,如此表示。

EA表包括已付給員工的薪金細節,包括已繳雇員公積金(EPF)總額,以及每月預扣稅金(PCB)。

鐘貴發指出,未為員工準備EA表的雇主,將被罰款2000令吉,若重犯最高或被判6個月監禁。

他也提醒道,收到EA表的受薪族,不一定得報稅及繳稅,胥視年薪是否符合報稅資格。

符合報稅資格的受雇人士,必須在4月30日前向稅收局報稅;以下特節錄聽眾疑問及回答,供讀者參考。

問:我的員工年薪約3萬令吉,包括花紅,但沒有為他報稅,如今應如何處理?

答:在自己估稅制度下,雇主應自行呈報已付員工的總收入,同時準備EA表。

若員工底薪不高,但包括花紅在內的總年薪仍超過2萬4000令吉,雇主可有2個報稅選擇,其一是為員工每月預扣稅金。

第2個做法,是在給員工花紅時,直接從花紅扣稅。

問:收到EA表,是否一定要報稅或繳稅?

答:收到EA表不一定要報稅或繳稅。

月薪超過2500令吉的納稅人,雇主會依據稅收局的每月預扣稅金表,每月為員工預扣稅金。

但這些預扣稅金一般是不足的,員工本身必須依據程序報稅,若預扣稅金少過應繳稅金,員工必須補繳稅金。

收到EA表的受薪族,可檢視EA表,看公司是否已代為報稅及繳稅,若沒有預扣稅金且不符報稅資格,就不必報稅;若公司已預扣稅金,就必須報稅。

如果公司多繳稅金,理論上稅收局會退回多余款額。

問:屋子裝修費可以扣稅嗎?

答:裝修費用不能扣稅。但如果有租金收入,納稅人為了吸引租戶而在這間出租房子或屋子所安裝的冷氣機、保安系統等,可在資本津貼(capital allowance)名義下扣稅。

但涉及改變房子架構的費用及裝修費,不能扣稅。

問:非傳統行業,例如代言人、娛樂等行業的置裝費可以扣稅嗎?

答:只要可證明有關置裝費例如造型、理髮費用,和本身形象及工作息息相關,即職責所需,那有關開銷應該獲得扣稅。

納稅人必須保留相關文件及收據證明。

問:我的丈夫是銷售員,他的置裝費如衣鞋費用能扣稅嗎?

答:胥視情況。除非是娛樂行業、直銷行業主管等,能夠證明上述開銷是職責所需,才能扣稅。

若是請下線或生意伙伴吃飯等應酬費,可獲得50%扣稅;除非是請有提供生意收入的客戶(trade debtor)吃飯,才能獲得全額扣稅。

問:我的收入以佣金計算,沒有底薪,該何時報稅?

答:你的收入屬于生意收入,應填寫B表格,在6月底前報稅。

問:嬰兒因故住院10天,這筆住院費能扣稅嗎?

答:剛出生的嬰兒住院費不能扣稅。

如果是嚴重疾病如心臟有孔而住院,就能在嚴重疾病醫藥費下(D6)獲得減免,包括個人、配偶及子女嚴重疾病醫藥費及全身醫藥檢查開銷在內,最高減免額為5000令吉。

問:去年向稅收局報稅時,多繳了稅金,可在今年的應繳稅金內扣出來嗎?

答:可以。但納稅人必須親自寫信給稅收局,說明要從今年的稅金內扣除多付款額。納稅人可到吉隆坡大使路的稅收局,即徵收稅金的分行(Collection Branch)交信。

問:我聘請會計樓代做賬已有6年,但為何沒有收到稅收局的信?

答:稅收局自2004年落實自己估稅制度后,不會主動發信給納稅人,納稅人必須主動報稅、繳稅及保存有關單據、文件。

問:我有兩種生意收入,該如何報稅?因為我被告知,只需呈報其中一項收入。

答:通常個人任何收入都得呈報稅收局,否則將有逃稅嫌疑。

你的生意收入應填寫B表,在6月底前報稅。

問:我的職業是家教,但沒有註冊,需要報稅嗎?

答:要。你的收入屬于生意收入,應在6月底前報稅,但你可以從家教收入中,扣除經商開銷及資本開銷,例如水電費、電話費等。

此外,受薪納稅人若購買電腦,每3年可獲得1次減免,最高減免額為3000令吉。

除了電腦,購買具有處理器(processor)的個人數碼助理(PDA),也能享有減免。

中國報

Wednesday, April 16, 2008

觀念偏差未履義務,報稅不一定得繳稅

觀念偏差未履義務
報稅不一定得繳稅
受薪者報稅大限又將至,但不少國人對報稅持有誤解,誤以為報稅后就得繳稅。

由于觀念出現偏差,許多符合報稅資格的人,多不願主動報稅非正式統計更顯示,約20%大馬人沒有報稅!

對于這種現象,稅務專家怎么說?

鍾貴發:報稅是公民義務,國人應履行義務,讓政府得以藉稅務收入維持公共開銷。
大馬人不愛報稅?

馬來亞大學商學院副教授兼稅務顧問鍾貴發博士認為,國人未踴躍報稅主因,是對稅務知識一知半解,同時過于依賴他人。

內陸稅收局(IRB)落實自己估稅制度多年,但真正了解並履行國民稅務義務的人,卻未見顯著提升。

他強調,報稅不一定得繳稅,因為扣除各項減免、豁免額后,報稅者最后可能不需繳稅。

“許多人以為報稅就一定得給錢稅收局,這個觀念並不正確。”

他也笑言,許多人都以為,除了差佬(警察),最怕的就是收稅佬(內陸稅收局官員),因此才會“聞稅變色”。

那到底為什么要報稅?為何報稅如此重要?

鍾貴發指出,報稅屬于公民義務,國人應履行義務,讓政府得以藉稅務收入維持公共開銷,以及國人教育水平。

他舉例說,除了公共設施,國人可享有免費中小學教育,稅收是補貼上述開銷的收入管道之一。

“從更深入角度而言,稅務制度的存在,也是為了拉近貧富差距,讓高收入者繳付更多稅,低收入者繳少些稅。”

懲罰意圖逃稅

根據稅務法令,包括公積金在內的年收入,一旦超過2萬4000令吉,就得向稅收局開戶頭報稅。

不過,一些人即使年收入已過2萬4000令吉,仍認為收入低不必報稅,結果誤成“漏稅一族”而不自知。

也有人抱持僥倖心態,認為不會那么“幸運”的被稅收局查稅。

內陸稅收局會不定時展開查稅,那些應報稅而又未報稅者,一旦被稅收局查出,可能被認為是故意逃稅,而採取逃稅懲罰。

鍾貴發直言:“國人不能抱持僥倖心態,希望可以不報稅或逃過繳稅。”

他指出,不管是報少稅、報漏稅還是報錯稅,若被稅收局發現是有意圖(with intention)的逃稅,都可在所得稅法令第114項下被起訴。

3大絕招
免成逃稅族

許多人誤以為報稅就一定得繳稅,以致許多符合報稅資格的人,不願主動向稅收局申報。
在自估稅制下,稅收局會透過不同管道,例如土地局(置產)、交通部(買車)、關稅局、情報等綜合方式,分析並測試納稅人是否有逃稅。

鍾貴發指出,逃稅是有意圖的,而且持續超過2、3年以上。

為了避免大眾誤成“逃稅族”,他特傳授漏稅者三大“絕招”,向稅收局證明無意觸犯條例。

表明教育程度

這包括向稅收局證明本身教育程度低,或稅務知識水平低落、沒有能力聘請專家處理稅務,以及因身邊全部人都這么做才受誤導。

他提醒道,漏稅者的收入及開銷高低,也會影響信服力。

“漏稅者的收入若太高,說服力會較低;但即使收入低,漏稅者也不能明知故犯,少報稅金。”

不依賴他人
要節稅須精明

受薪族可從公積金規劃下手,將每月公積金存款提高到19%,享有更高公積金利息之余,也能達到節稅功能。
許多人習慣由朋友或親戚代為報稅,但稅務專家認為,過于依賴他人報稅,難以達到精明節稅目的。

鍾貴發指出,若想親力親為自家“稅事”,就得掌握好稅務知識。

即使交由稅務代理,納稅人也應擁有足夠稅務知識,不能完全依賴他人。

“因為一旦報稅內容出現任何問題,在稅務架構下,納稅人必須負起全責,不能將責任全推卸到代理身上。”

他舉例說,若委任會計樓做賬,但最終賬目有誤例如少報收入,一旦被視為逃稅,那納稅人和會計樓皆有罪。

懂得多繳得少

此外,會計樓一旦罪成,會計樓執照將被吊銷。

“若報稅時不小心填錯資料,這會導致稅金出現偏差、影響政府稅收。”

在這種情況下,鍾貴發說,納稅人有責任提呈文件證明或解釋是無心之失。

“若理由不被接受,納稅人可能因漏報稅而被罰款,罰款額是漏報稅金的15%至60%,視嚴重性而定。”

他指出,若稅收局認為納稅人稅務知識足夠,或解釋牽強,罰款可能提高到60%至3倍。

鍾貴發重申,掌握各項稅務減免及豁免項目,報稅時才能更“如魚得水”,真正體驗懂得越多、繳得越少的道理。

僅是調查管道
沒報稅也可購屋

報稅和買屋是兩回事,只要收入和屋價成正比,沒有報稅者可以放心置產。
除了誤以為報稅就得繳稅,國人另一謬思,是以為沒報稅就不能買屋子?

鐘貴發重申:“許多人是因為要買屋子才報稅,但報稅和買屋,基本上沒有關聯。”

他指出,產業只是稅收局查稅管道之一,透過產業價值,測試納稅人是否漏報稅或少報稅。

“年收入少過2萬4000令吉者,當然可以買屋子,但房屋價值才是關鍵。”

留下銀行記錄

他說,如果屋價和收入不成正比,可能引起稅收局注意。

“但只要納稅人在當局查稅時,提呈相關證明如存款記錄、存摺等,來證明購屋能力。”

有些長輩會在孩子置產時,給予金錢方面的支持;鐘貴發指出,若有他人資助買屋,有關資金可被視為零用錢或現金禮物,這筆錢不必報稅。

但當事人必須具備證明來讓查稅官員信服,例如收到長輩的現金禮物后,應先存入銀行,之后再提領使用以留下銀行記錄,那這項贈禮的信服力會更高。

退休後不用報?
蓄意逃稅罪名大

除了購屋,年齡也是常令人誤解的報稅課題之一,常有人以為退休后就不用報稅。

但鐘貴發指出,年齡和報稅是兩回事,即使已退休,但只要退休后的年收入達2萬4000令吉,就必須繼續向稅收局報稅。

“除非那是子女給的零用錢,就不需報稅。”

故意逃稅的最高懲罰,是不超過3年的監禁,或加上少報稅款項(即逃稅額)的3倍罰款。

“若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沒有報稅,應被視為漏稅,而且不一定是蓄意逃稅。”

避免觸犯條例

“唯有掌握逃稅、少報稅及漏稅的差別,才能證明自己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觸犯稅務條例。”

根據稅法,若完全沒有報稅或沒有繳稅,當局可罰款200令吉至2000令吉,或不超過6個月監禁,或兩者兼施。

5年或被相中查稅
保存記錄問心無愧

在自估稅制下,稅收局每年會抽樣調查20%納稅人,因此每名納稅人每5年就有1次被相中查稅的機會。

納稅人必須保存免稅及扣稅項目的收據,以在稅收局查稅時,提呈證明。

鐘貴發指出,個人及公司所得稅的相關單據及記錄,必須保存7年。

他說,如果納稅人在7年后仍未被當局查稅,若自問無逃稅嫌疑,可自行銷毀這些記錄。

“一般7年保存期限已足夠,若想尋求安心,納稅人也可以先行通知稅收局,尋求意見后才銷毀記錄。”

若納稅人沒有保存相關單據供審核,可被罰款300令吉至1萬令吉,或1年監禁,或兩者兼施。

最高罰款萬二

他提醒說,沒有報稅兼沒有繳稅者,當局可罰款200令吉至2000令吉;換言之,既沒報稅也沒有保存單據者,最高可被罰款1萬2000令吉。

值得注意的是,若被稅收局鑑定有逃稅嫌疑,例如納稅人在6年內,可能因少報稅、逃稅等諸多原因而被“捉”5次,那納稅人最好延遲保存單據期限。

瞭解減免回扣
有助精明省稅

省稅和理財息息相關,稅民一旦掌握稅務知識,就能精明省稅、避免多繳稅。

鐘貴發指出,納稅人要達致精明省稅,首要條件是了解各項減免及稅務回扣項目。

他舉例說,資本回酬(capital gains)、禮金、海外收入、天降橫財、遺產繼承等都屬于免稅項目,不必呈報。

“但納稅人必須保存相關資料,否則若被懷疑少報稅,就得不償失了。”

所謂資本回酬,可包括保險賠償金、轉賣房屋及股票所賺的盈利。

此外,丈夫給妻子的家用或買給妻子的屋子,都算是“禮物”,屬于資本回酬,不必報稅。

目前,雇主和員工的公積金繳納比例,分別是雇主繳12%,員工為11%。

我國法令允許雇主,從員工薪金扣除最高19%公積金。

從公積金下手

換言之,受薪族可從公積金規劃下手,改為繳納額外7%(19%-12%)公積金,變相把公積金繳付比重從法定12%,提高到19%。

“這除了存下額外7%的每月薪金,也能享有更多公積金利息,如最新宣佈的5.5%利息。”

公積金存戶日后提領公積金時,是項存款除了免稅,也可作其他用途如購置房子。

個人、合伙及會所的稅率計算
2002年-2007年 2000年及2001年
可征稅收入(令吉) 稅率(%) 應繳稅額(令吉) 稅率(%) 應繳稅額(令吉)
首2,500 0 0 0 0
下一個2,500 1 25 1 25
首5,000 25 25
下一個5,000 3 150 3 150
首10,000 175 175
下一個10,000 3 300 5 500
首20,000 475 675
下一個15,000 7 1,050 9 1,350
首35,000 1,525 2,025
下一個15,000 13 1,950 15 2,250
首50,000 3,475 4,275
下一個20,000 19 3,800 20 4,000
首70,000 7,275 8,275
下一個30,000 24 7,200 25 7,500
首100,000 14,475 15,775
下一個50,000 27 13,500 28 14,000
首150,000 27,975 29,775
下一個100,000 27 27,000 29 29,000
250,000 54,975 58,775
超過250,000 28 29


沒有報稅的受薪族罰款率
觸犯 罰款(應繳稅金比重) 最低(令吉) 最高(令吉)
第1次 2% 50 100
第2次 5% 100 200
第3次 10% 150 300
第4次 10% 200 500
第5次 10% 250 750
第6次 15% 300 1000
第7次 15% 350 1500
第8次 15% 400 2000
第9次 15% 450 2500
第10次或以上 20% 500 3000

中國報

Monday, April 14, 2008

買基金也有風險

買基金也有風險

* 財富廣場

2008-04-12 18:59

有個董事長徵祕書,結果來了學歷高的、語文強的、打字快的和身材好的4位應徵者。為了公平起見,董事長也分別與每一位應徵者面談,問第一位學歷如何,問第二位語文能力多好,問第三位打字速度多快,到第四位應徵者時,董事長僅表示:“你不用應徵了,我已有了決定。”你猜最後董事長挑哪一位?

答案是:第四位也是身材好的那位應徵者!其實,對於挑選基金,許多人也有同樣的傾向,往往只顧著基金回酬,卻忽略了其他隱藏的投資陷阱。

買基金5大誤區

現在,就讓我們認識一下買基金賺錢所存在一些錯誤的觀念。

1. 買基金沒風險

很多投資者都認為只有新發行的基金可以買,而且認為股市大“牛”,加上基金是通過各大商業銀行發行的,所以絕對不會有風險。

其實,只要是開放式基金,投資者任何時候都可以買到和贖回基金。不過,任何時候買基金都存在風險,基金只是專家代你投資理財的工具,和任何投資一樣,都具有一定的風險,而且這種風險並不會因股市大漲而消失。

2. 只購買新基金

不少投資者只購買新發基金,以為只有新發基金是最便宜的,以後基金淨值漲上去了,就再也買不到這麼便宜的基金了。

其實,基金發行結束後就開始建倉投資,若股市往下走,基金很可能會出現虧損狀況,並直接體現反映在淨面值上,因此新發基金並不一定是最便宜的基金。

除了一些具有鮮明特點的基金之外,老基金比新基金更具有優勢。老基金的過往業績能夠直接地反映基金管理人的管理水平,而新基金則給您對基金業績的考量帶來較大的挑戰。

3. 越便宜越好

有不少投資者把基金當成股票,認為買到低價基金,淨值才有上漲空間,因此去購買面值合理甚至以下的基金。

以商品和貨幣比喻,股票更像商品,其價格受市場供求的影響而波動,而基金更像貨幣,其價格由其價值決定,與市場供求沒有關係。因此,基金的價值就是基金的賺錢能力,而會賺錢的基金自然不便宜。

另外,基金也以淨值作為結算標準,因此基金的賣出淨值比買入淨值高出的幅度─淨值增長率才是判斷基金賺錢能力的重要指標,而並非買入時淨值的高低。

4. 投資短頻快

許多投資者都將基金和股票的投資思路混在一起,認為基金應與股票一樣逢高減磅,像投資股票一樣快進快出,賺個差價就贖回,甚至還有投資者購買基金後,看基金表現不盡如人意就立即換基金。

專家認為,市場短期的震盪是長期行情的一個微弱變動。因此,在股市長期牛市的格局未生變的情況,買基金更重要的是選擇風格穩定、信譽良好的基金公司,以及適合自己風險偏好的基金品種,並堅持長期持有。

由於基金是適合長期投資的項目,如果持有人操作頻率太快,期間基金淨值增長低於這個贖回等系列雜費,則收益還不足以支付交易費用。

5. 分紅越多越好

經常有投資人抱怨說:“為什麼有的基金分紅分得少,有的基金一年也分不了幾次紅。”分了紅,放在自己的口袋裡才安心。

其實,基金分紅的多少以及基金分紅的策略往往是根據基金契約的規定來實施的。譬如有的基金規定到點分紅,給投資者的感覺是這種基金的分紅頻率很高。

但這對於其他類型的基金來說,分紅多並不見得一定是好事。因為基金分紅要有已實現的收益,基金經理必須拋出手中獲利的股票或債券才能分紅。當在行情看好時分紅,往往會造成賣掉手中的籌碼後而無法追回。

總結

正所謂“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只要改變錯誤的投資觀念,即可相信您又向基金市場贏家邁進了一大步。下期,我們將輕鬆一下,作項簡單測驗,測量您的風險承受程度。
星洲日報/財富廣場/基金道‧2008.04.12

保險延續生命之門

保險延續生命之門

* 財富廣場

2008-01-19 18:28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究竟“人算不如天算”,沒有人會知道明天會發生甚麼事,但我們卻能在一切發生之前為自己設下“保障”,這也促成保險的由來。

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是人類生活中有可能發生的事情,而保險就是轉移風險及補償損失的最佳工具。新代人也將保險當作一種投資工具,而且也逐漸獲得大眾認可。

相比上幾個年代,人們一聽到保險就掉頭跑,大家都認為那是騙人的玩意兒,沒什麼事買甚麼保險,相信自己最好。

然而,現在保險已被視為一種長期且穩定的投資工具,不僅能給自己帶來可觀的利益,更重要的是給家庭帶來一份保障。但人們必須清楚知道,保險存在的目的,不是因為有人要死亡,而是因為有人要繼續生存!

將損害降至最低

意外傷害、重病、天災等不確定因素,都對人們的生命及財產帶來威脅。雖然我們無法完全控制這些不確定的傷害,但是,如果用妥善的方法應對,至少能夠將損害發生時的影響程度減至最低。

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各種保單來控制人身及財產等風險,但保險是甚麼?你又知道多少?

保險,顧名思義是源自“風險”的存在,也是利用集腋成裘的道理來保障投保人的權益。

投保人將透過所繳交的保費建立起保險基金,然後在遭遇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下獲得補償。保險也是在投保人傷亡或喪失工作能力時給予物質保障的一種經濟制度。

在保險制度中,保費的高低及建立保險基金的大小都是根據風險、程度、用概率論與大數法則的原理計算出來的。

從法律角度看,保險是一種合同行為。投保人按照合同規定向保險公司繳納保險費,而保險公司也必須按照合同規定提供保障及賠償。保險合同也被稱為保單。

基本上,保險是一種社會化安排。它能協助投保人轉移風險,然後由保險公司集中承擔風險,從保險基金中獲得補償。

保險公司將在投保人索償時,將風險損失資料集中在一起進行分析管理,並用統計方法來預測風險所帶來的損失,然後利用保險基金給予經濟損失賠償。

因此,保險公司需要累積儲備,以便應付不時出現的高額索償。相關單位也有責任謹慎營運,以確保財政穩健,無論在任何時候都有充足財力支付賠償。

保障保單一知半解

市場非常看好大馬保險市場的發展潛能,並估計2008年大馬經濟將持續強勁增長,加上國內多項經濟特區持續發酵,保險領域料可維持按年6%至8%的成長率。

然而,根據美國友邦保險大馬公司調查發現,本地擁有高達45%的人沒有投保,當中有多達47%年齡介於18至24歲的大馬人沒有擁有保險保障,而55歲年齡以上人士更高達65%沒有擁有任何保障。

儘管上述情況提供了保險領域非常龐大的業務機會,但這也顯示大馬人依然不太關注本身的保障,當中不乏對保單一知半解的公眾,也因為那樣對保險有了抗拒心態。

大馬公眾不投保的原因包括:

─認為保費是一種負擔
─認為保費太貴
─不相信賠償與所提供利益
─不瞭解實際情況
─未獲代理諮詢
─認定申請與批准受保程度複雜
─沒有意識到保障的重要性
─產品不適合自己

船運“協會”是保險鼻祖

儘管大家都知道“保險”是提供“保障”的一項工具。但,保險的由來你又知不知道,本週《保險小窩》就帶你走一趟跨時空之旅吧。

保險的精神與重要性,不論是在古今中外或是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皆有許多的案例可循,而比較有規劃、有系統的保險,可以追溯到300多年前的英國海上保險。

遠在公元17世紀,英國海上活動便已十分頻繁,其船隻不斷出沒在世界各地經商或航海探險,以開闢政治和經濟的新天地。然而,當時的科技不如現在進步,因此,許多的船隻出海之後並沒有平安歸來。

上述現象為當時英國社會帶來很多問題。基於船上載著貨物及人員,貨物的損失造成商家陷入經營困境,人員罹難,也導致家屬收入中斷。

一連串的問題讓人對個人保障起了問號。因此,許多船家及商號共同成立了一個“協會”,而加入協會的每個商號或個人都出一份錢與一份力,以便在船隻遇難時,這比錢可用於幫助不幸的商家及船員渡過財務與生活難關。

時間演變,這種制度與精神也遂漸流傳,並受到世人廣泛的肯定和認同,進而在不斷的評估及改良後,“保險”發展成今時今日的形態。
星洲日報/財富廣場/保險門.2008.01.19

不同人生階段保險需求

不同人生階段保險需求

* 財富廣場

2008-04-12 18:57

上回探討了投保應注意事項及大馬人對保險的看法,本週《保險門》將為大家分析人生不同階段對保險的不同需求,讓大家得以鋪好前路及選擇適合自己現況的保單。

不同階段的保險需求

每個人在不同階段都需要不同的保險保障,例如投保人在家庭的責任、生活負擔及經濟貢獻等狀況考量,然後估算出可能面臨的各種風險所需要的最大費用需求。

大致上保險不同階段需求可分為以下5種:

(一)單身期(一般2至5年)

單身期即是指投入社會工作至結婚前的時段,主要為20至28歲之間的年輕人。這個階段的人一般健康狀況良好、無家庭負擔,但屬於收入經濟較低且花銷大的一群。這個時期為未來家庭組織資金的重要累積期,收入也會穩定增長。

基於保險需求不高,投保人可選擇簽購提供意外及醫療保障的保單,以減低因意外或疾病導致的經濟損失。這類保單在年輕時期簽購,只需繳交較低的保費,但卻能獲得高保障。

如果投保人需要顧慮到父母的贍養問題,可以考慮購買定期壽險,以最低的保費獲取最高的保障。一旦發生不測時,可利用保險金支付父母生活費用。

(二)家庭形成期(一般1至5年)

這個期限是指從結婚到新生兒誕生的時期,也是家庭的主要消費期,但一般經濟收入較為穩定,並有一定的財務能力應付日常生活需求。

為了提高生活質量,該階段的人往往需要較高的支出,例如購買房子、汽車或高檔用品。

為了保障在遭遇意外後無法支付生活需求,如房屋貸款等考量下,投保人可選擇定期保險、意外保險、健康保險等。相關時期的投保人一般渴望迅速累積資產,因此可額外簽購投資型保險產品,以取得資金增值效果。

(三)家庭成長期(一般18至22年)

上述期限為孩子出生到孩子進入社會前的時期,而相關時期的家庭最大開銷將鎖定保健醫療、生活開銷及教育費用,但可透過理財規劃上述開銷。

這群投保人將在孩子需要接受高等教育時面對經濟壓力,因此可選擇教育基金及自身保障保險,以為孩子提供經濟保證。如果涉及購買車子及房產的話,則可額外添加財產及汽車保險。

(四)家庭成熟期(一般15年左右)

成熟期是指從孩子開始投入社會工作到家長退休為止的期限。此階段的人無論工作能力、工作經驗及經濟狀況都應該達到高峰期,孩子已可以自立,債務也逐漸減輕。然而,家長年齡較大,健康狀況有所下降,因此保險意識及需求較強。

基於體能下降,那些養老、健康、疾病相關保單的需求較大。家長也應該為將來的老年生活做出安排,但不宜選擇太多風險投資型保單,因為萬一失敗會斷送一生儲蓄的財富。

相關人士也需要利用保險作為強制性儲蓄,以累積養老金,同時也能將資產完整留給後人,這也加強了財務險的必要。

(五)退休期

相關期限是指退休以後時間,主要以安度晚年為目的。那些不富裕的家庭更應該合理安排晚年醫療、保健、娛樂及旅遊等開銷,並優先考慮那些可帶來固定收入的資產,最好不要進行風險投資。

在年紀較大、健康狀況逐漸下降及家庭財產逐漸減少下,家長應該透過合理規劃,並檢視自己已擁有的人壽保單,然後進行調整,為晚年做好規劃。

保險笑話鬆一鬆

●買保險

有一個男子為他老婆買了意外保險。正當業務員拿出保單要給男子時,男子突然開口問業務員:“如果我老婆今天就出事過世了,我可以領多少賠償金?”業務員毫不遲疑地回答:“你可以得到一顆子彈或是20年以上徒刑吧!”
星洲日報/財富廣場/保險門‧2008.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