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ugust 19, 2010

理財不等於貪財

許多孩子都會聽過“小時偷針,大時偷金”的道理,雖然父母會向兒女灌輸“不可貪財”的信息,卻常常有意無意中讓貪念在內心生根。特別生活於這個物慾主義的社會中,縱然我們明白“理財不等於貪財”,但仍要教導孩子在心理上畫出一條分界。

甚麼叫理財?一般人談到理財,很快便聯想到投資、儲蓄、保險等,但實際上理財的範圍很廣,包括管理自己一生的資產、風險管理、金錢運用及收支安排等。

甚麼叫貪財?貪財是指渴望追求更多、更快的物質或金錢滿足,甚至不惜付出任何代價。套用於現代人的處境,最簡單就是“以小博大,倚靠機遇的心態”去賺錢,甚或不懂節制地賭博、炒股等。

究竟我們如何教導下一代不貪財,不輕易為錢財所動?除了讓孩子認識貪財者最終面對悲劇的收場外,其實秘訣仍然在於以下3個理財基本功,包括儲蓄、智慧地用錢及誠實地賺錢。

■ 儲蓄:除了習慣性儲蓄,也謹記不要借錢(不使未來錢),並學會知足(用所當用)。

■ 智慧地用錢:很多人造成財務壓力的主因,不是他們賺得不夠,而是在於用錢不當所致,因此要知道先做好用錢預算的重要。

■ 誠實地賺錢:若以一些不切實際的手段去賺錢,最終都會禍及自己。實幹地賺錢才是穩健的方法,同時也不會失去人生中其他寶貴的財富(健康及心靈等)。

總括來說,貪財就是把金錢作我的主人;而理財卻是我作金錢的主人呢!

星洲日報/投資致富‧兒童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