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ember 07, 2008

擺脫貧困‧理財師授招

擺脫貧困‧理財師授招

* 財富廣場

2008-10-11 23:37

*

“新貧族”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相信這幾週大家心理已有個譜了!本週此系列將進入最後篇章,不過卻不代表葫蘆裡的藥已經賣完了。除了延續探討國人理財習慣外,本期還邀請理財師針對國人理財習慣給於建議。

新貧族的出現已變成一個社會問題,相關數據也在繼續增長。如果長期內無法獲得援助,這群人可能涉及自殺性行為及刑事,並間接影響整個社會架構……

這並不是要恐嚇你,以上訊息也不是無跡可尋的。尤其許多人坦承理財能力與收入不成正比後,破產與卡奴消息比比皆是,已透露整體社會經濟出現危機。

若不想成為掀起社會惡性經濟骨牌效應的一環,本期請認真思考理財師的字字箴言,把它奉行在日常生活上。

逾半認為通膨會惡化

●你認為目前的通膨狀況會繼續惡化嗎?

可能會:438
一定會:693
不知道:54
不敢想像:86
不會:38

在通膨創下3個月高峰後,相信許多人對目前通膨情況抱持悲觀情緒。也難怪,儘管政府已逐漸下調汽油,不過較早前跟隨汽油價格調漲的零售商品卻“視若無睹”,試問通膨又怎會立刻下滑呢?

因此,超過一半受訪者相信通膨會惡化屬平常,甚至有近百人“不敢想像”,可見大多數人對政府控制通膨政策沒有多大信心。加上這次屬於全球性通膨,控制難度更大,因此只能自求多福,節約生活開銷,這才能在通膨衝擊中尋找喘息空間。

多因素引起通膨壓力

●你認為此次通膨壓力由甚麼引起(可複選)

環球問題:680
國際油價上漲所致:831
政府疏於控制局勢:858
政府調高油價所致:702
本國經濟不景氣:632

上述選項票數差不多,可見大家都認為目前通膨問題結構複雜,非三言兩語能立刻釐清。不過,“政府”與“油價”仍是公認為罪魁禍首,可看得出來國民對政府與國家石油(Petronas)執行與營運不滿,而較早前信誓旦旦要把油錢來提昇公共交通與其他福利措施,目前卻未見明顯成效。

總結來說,相信大家已沒有力氣追求通膨引起的原因,反而較關注解決方案。除了調整油價外,政府也必須委派相關部門檢查市面上漫天開價的商家,並針對中下階層提供更有效的津貼,這才能協助國家儘快擺脫通膨的魔掌。

先儲蓄再花費

●你的理財觀念如何

先花費再儲蓄:204
先儲蓄再花費:768
賺多少就花多少:89
先花了再打算:72
其他:133
沒回答:43

對國人來說,“儲蓄”這兩個字就是“王道”,看到它猶如中了魔咒,乖乖照吩咐去做。再次強調,這不是壞事,反而是健康的消費文化!須知美國人因偏好“先洗未來錢”,才導致次貸虧損像滾雪球般越滾越大,整個金融風暴才一發不可收拾。因此踏實的人未必是愚蠢,花費手上擁有的現金才是安全至上。

當然,仍有小部份人先花費再儲蓄或先花了再算……只好幫忙祈禱這些人財務能順利吧!尤其目前生活開銷吃緊,賺錢追不上通膨腳步,如果不好好計劃,恐怕再多信用卡透支也無法幫忙。

無力應付財務危機

●如果現在突然發生財務危機,你認為有能力應付嗎?

有:350
沒有:321
不確定:446
不敢想像:150
沒回答:42

有位專家曾說過:存款應該讓自己足夠生活半年。雖然這句話見仁見智,半年生活費數額也因人而異,不過卻也提醒每個人必須要準備一筆不時之需,以應對各種生活突發災難或病痛。

因此,回答有能力應付的固然值得恭喜;至於其他選項的則要好好檢討理財規劃,畢竟沒有人能完全預知災難發生,雖說可以透過保險支付降低風險,甚至透過社會捐款來度過難關,不過你真的希望淪落到這種地步嗎?

薪水低
創業人數增加

●你認為最大問題是甚麼(可複選)

沒有理財觀嚏G370
薪水低:712
沒有壓制消費的能力:365
沒有財務危機意識:313
懶於進行財務規劃:363
卡債太多:215

相信許多人跪在神明面前禱告時都不會缺少這句話:加薪!加薪!加薪!

政府每次都標榜大馬為先進國家,擁有一流設備與壯觀建築等,可是人民薪水單一攤開,相信直接就露餡。你看鄰國新加坡人均收入早已超過4萬美元,大馬卻仍苦苦掙扎在1萬美元以下。善哉善哉,難怪創業人數蒸蒸日上!

此外,有些人可能沒有理財相關知識與危機意識,相信市道若持續不景氣,這些人會自動自發拼命搜尋相關資料來自救;而卡債太多的,對不起,債有頭怨有主,你仍必須與金融機構去洽談或重組,否則欠款利息分分鐘與大耳窿有得比哦!

錢不夠用
大馬人的心聲

●目前你最擔心的財務問題是甚麼?(可複選)

錢不夠用:863
減薪裁員:364
投資不斷縮水:390
利率提高、還不起貸款:395
買不起房子:391
其他:65

請說明:

擔心結婚後開銷更大,包括小孩醫藥教育費與退休費
擔心存不到錢,無法結婚
找不到合适的投資方法
通膨太利害,錢不斷貶值
無法負擔每個月固定開銷
卡債
世界經濟大蕭條
政府的神經策略
生意額減少,營運開銷增加

恩……沒有甚麼好解釋!反正上述問題都是普遍問題,每看一則心就抽痛一下,倒不如阿Q一下,把希望縮窄至睡好吃好拉好就好--老天,我看這樣好像也有點難度了!

理財師指點迷津
對症下藥

“新貧族必須自我鞭策,別一味埋怨自己的遭遇,而是找出為甚麼自己財務陷困。”Whitman獨立顧問公司董事經理、作家兼首席財富策略師葉明輝表示,“相關情況如果沒有受到壓制,未來肯定會越來越嚴重,因此不斷調整消費方式才是解決之道。”

他認為新貧族首先必須要認清事實,確認本身經濟能力,不要“隨波逐流”盲從時下消費方式,這樣才有望擺脫困境。他舉例,有些人喜歡健身中心運動的感覺,不過在通膨壓力升高下,這筆開銷其實可變得較經濟,如可改在住家附近跑步或打球,這樣甚至還可省下油錢與泊車費呢!

“另外,減少逛街與出門次數是必要的。如果非要出門採購必需品,儘量列明清單,利用最少的次數與地點完全買齊,剩下的不僅是油錢與泊車錢,還有寶貴的時間。”

他指出,新貧族應該徹底了解財務規劃概念,訓練消費行為變得更紀律,儘量控制奢侈品開銷,這才是根治方法。

“其實很多道理大家都明白,只是不願接受及施行而已。尤其年輕人必須早點自我教育理財觀念,學習如何去管理與分配財富,才能為以後的生活墊下穩定基礎。”

“提昇自己”作開源的動力與目標

不過,在通膨壓力逼迫下,可支配收入變得更吃緊,除了節流外,是否更要注重開源呢?葉明輝認為,如果新貧族年齡層介於20至30歲,這些人應該將“提昇自己”作為開源的動力與目標。

“要隨時做好準備,吸收不同領域的知識,才能把握任何機會,對長遠規劃有利。當然開源不僅是積極尋找副業,反而應該積極為本身工作生涯增值,透過積極上進表現爭取升職加薪機會,如果一味注重副業而正職,那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想法。”

他透露現代年輕人與20年前不一樣,以前年輕人工作大多為了補貼家里開銷及供兄弟姊妹唸書,用錢較謹慎節制。反觀現代年輕人依賴性太強,收入不是剛好就是超支,喜歡追求名牌外,更不須供養家人,甚至車子房子都是父母供付。

“因此,若新貧族面對經濟問題,父母親應該勇敢讓孩子自立,讓他們學習如何控制本身開銷,不能依賴其他人來協助解決財務危機,否則這些人在溫室呵護下永遠不會長大,到頭來反而養成飯來張口的被動懶惰個性,最終成為社會問題。”

政府對症下藥減輕經濟負擔

另外,葉明輝認為政府也應該重視這個問題,尤其在通膨高企令新貧族不斷增加趨勢下,政府應先確定新貧族數量,並考慮提高社會救援基金所規定的收入水平,以讓更多人符合條件。

”政府必須對症下藥,設立專業部份打救這些經濟陷困人士,然後區分須救援的群眾類型提供輔導或解決方案,這才能減輕社會負擔。儘管債務屬個人問題,但料在政府及財務機構合作下,事半功倍機率就偏高。”

同時,他建議政府可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如服務業,尤其目前旅遊業前景看俏,政府應鼓勵發展微型貸款,協助更多人經營小本生意。

“有關當局可考慮提供更多稅務折扣、貸款及管理知識培訓,並增加更多的培訓計劃,以提高人民的工作技能。而在國家與教育單位方面,可重新規劃人力資源結構,灌輸學生正確的工作與消費理念。”

他感慨,政府必須要擴大心理輔導機構涵蓋範圍,讓更多人獲得相關資訊,因為一般人害怕或不願接受心理輔導,因為政府有責任提高相關醒覺意識。“如果政府仍短視不思改進,預料未來不僅新貧族增加,貧富差距也會加劇。這對社會的長期安定與發展將不利。”

理財師建議的“脫貧”十大要語

1.擬訂生活目標
2.從記賬開始,找出財務漏洞
3.先積累再消費
4.強迫性儲蓄
5.將“需要”與“想要”分開
6.避免群體消費
7.少用信用卡
8.尋求替代消遣方式
9.進行投資型的享受
10.開源節流

新貧族的7大問題

(一)收入不穩定

大多數新貧族是失業群或剛剛離開學府,一般被逼涉及副業,以支撐日常生活開銷。在現有社會救援基金政策裡,這群人並不符合獲得救援條件。因此,收入不穩定成了他們最嚴重的問題。

(二)健康保健

新貧族的健康保健狀況與他們的不穩定收入息息相關。基於收入有限,他們一般“害怕”生病,更沒有多餘的錢進行甚麼保建。

(三)失業

新貧族一般是失業或非正規就業,他們面對的不受聘原因主要是圍繞在本身的技能與市場所提供的就業機會。在環球經濟放緩影響下,很多國家都面對失業問題,因此就業問題衍生將導致更多新貧族出現。

(四)房屋

一些新貧族需要透過借貸償還房屋貸款,一些則只能通過租房過日子。在沒有財務支撐下,他們將失去一個安頓所。沒有了住所,視問要如何讓整個情況變得更好。

(五)心理健康

當面對經濟問題時,個人將承受壓力及心理創傷。如果再面對失業,迎面而來的將是心理問題,例如出現憂慮、痛苦、緊張及自殺性的現象。一些拒絕接受心理治療的人將會演變成社會的一種“新威脅”,進而引發社會問題。

(六)家庭問題

如果新貧族已擁有家室的話,相關問題就不是個人問題了。這將直接影響其他家庭成員,特別是小孩。情緒化的性格將對導致家庭關係受損,並影響孩子的教育及心理。整個家庭的操作也會暫時性發生“故障”。

(七)債務

新貧族一般的借貸超過他們所能負荷的數額,這不包括房貸。這是指向信用卡債務,因為他們一貫出現超支情況,並沒有能力償還予銀行。如果失業,情況會更糟,加上房貸的話,情況可想而知。

星洲日報/財富廣場/焦點策劃‧2008.10.11

6口訣與債務說再見

6口訣與債務說再見

* 財富廣場

2008-10-13 17:52

“我的錢花到哪去了?”

“還有甚麼管道可以借款呢?”

“每個月貸款還得快死了!”

以上種種問題若變成你的口頭禪,不要忽視,這絕對是你的財務狀況已亮紅燈的徵兆!

不管是失業或離婚、應酬費一堆、孩子父母的教育與健康醫療支出、不良的理財規劃等因素,只要入不敷出,全都是打進理財不合格的範圍。因此,如何適切管理及遠離債務,是每個成年人要學習的重要課題。

因此,《理債通》特意篩選六大口訣,只要謹記遵守,生活將不會被錢牽著走,還可因資金運用得當,獲得更自由空間,這樣才能真正與債務說再見。

口訣一:控制慾望

克制欲望,減少花費,甚至是減少外出,避免物慾的誘惑。若真的無法克制,準備一把剪刀,“卡擦”,剪卡,一了百了。

口訣二:追蹤消費支出

平日要記帳追蹤消費支出,以便找出各種省錢方式,每個月還款越多就能越快還清。記要設定目標,邀請家人參與並彼此鼓勵,效果肯定更好。必要的話,可設立達標慰勞金,可惜要記得不要太過得意忘形而本末倒置,最終節省的仍付諸流水。

口訣三:認清貸款工具

缺錢時,認清資金缺口是短、中或長期,選擇適合的貸款工具。切記不可以短支長,現金卡只能當“應急工具”,半年以上的資金缺口,建議申辦信用貸款。尤其是男人,更要確切懂得分辨長短喔!

口訣四:計較貸款成本、排定還款順序

做人不要太斤斤計,不過借貸利率除外!對於貸款成本,肯定要瞭如指掌,懂得何謂貸款利息、開辦費、賬戶管理費、信用保險費、動用費等;還有,銀行公布的總費用年百分比才是借款真實利率的“王道”,因此如有多餘資金,一定要優先償還高利的貸款。

口訣五:償債總額不宜超過月薪資30%

對上班族而言,每個月償還貸款的本息,以不超過月薪資的30%為限。若還債比率過高,很容易落入“以債養債”的惡性循環(沒錯,說的就是你!)。若負債與收入比在10%以下,表示財務狀況十分良好;若高於20%以上,便可能需減輕債務負擔。記得,男人三十而立,可是絕對不要陷入在超過30%債務比例上哦!

口訣六:誠意與銀行協調

信用無價,維持個人信用的良好紀錄。萬一負債太多,無法定期償還時,應立即與銀行溝通,協調解決方法,只要具有誠意(加上部份演技),銀行通常會同意採取延長還款期限、或調降利率等方案。

呼、吸!呼、吸!恩……只要掌握以上六大口訣,每天持之以恆背誦,並要擬定償債優先順序,把握借低還高原則,先將每月償債金額壓到收入的三分之一3以下,並依利率高低訂出最能降低“冤枉錢”的償債先後順序。若能配合一定比率的投資操作,必能加速達到財務自由的目標,相信擺脫負翁一族指日可待。

要如何避免財務危機?

每個人都會碩:將支出控制在低於收入的範圍內,同時為意外支出或重大生活事件做好準備,平常要多預備3個月的生活費以免不時之需!

但是,會說與會實踐是兩回事!

目前時下常見的財務困難的症狀包括:只繳最低應繳金額、延遲繳款,或完全忘了繳款。

為了防止上述的窘境發生,平時就要掌握自己的負債情形。許多人買東西時會精打細算、貨比三家,但貸款時反而不好意思。別忘了貸款時也要考慮成本高低。降低利率較高的負債金額,控制自己的負債比例。 因此應先衡量自己的收入狀況,再來做好負債管理。

首先,一定要降低高成本的負債,如使用信用卡的循環利息或是銀行的無擔保信用貸款,這些都是利息成本較高的負債。

其次是要養成量入為出的習慣,千萬不可過度的擴張信用、借貸度日。

主動與銀行聯繫建立信用

此外,主動面對問題,與銀行談判,勿懼於面對銀行,銀行最怕的是你消失不見,主動跟銀行溝通表現誠意,讓銀行相信你是有還款願意的大都可以談條件延長貸款還款期限或降低利息。

等還清債務後,慢慢建立個人信用,最基本建立個人信用的方式,就是使用信用卡,當卡債族剛清償卡債時,銀行給的信用卡額度通常不會太高,銀行會依你的刷卡、繳費的紀錄,皆正常後才會提高信用卡額度,進而給於信用貸款,或後續的房屋貸款。

另外,月光族最常面臨無財可理的情況,但這往往是過度擴張信用的結果。因此,要改變理財觀念,強迫儲蓄,慢慢建立理財專業知識,才能徹底節流、開源,徹底解決債務問題。

至於要如何養成正確的儲蓄觀念,首先是建立好每月儲蓄目標,把所得扣除儲蓄,才是每月能消費的錢,這樣做才能創造現金正流量,再透過正確的投資,以時間複利的方式,為自己創造財富。

記得,負債其實並不可恥,可恥的是不敢面對債務,以及學不會運用自己的力量,正面迎戰負債。
星洲日報/財富廣場/理債通‧2008.10.11

想致富‧投資比儲蓄更重要

想致富‧投資比儲蓄更重要

* 財富廣場

2008-10-18 19:44

最近股市行情不佳,物價上漲又兇,許多人戶都想知道如何投資才能賺到錢。其實這代表有人手中雖然有些股票套牢,但大體上手中仍有一些資產可以進行投資,與社會中其他人還在為三餐張羅比較起來,算是非常幸福的。

許多人包括我在內,希望有一天不用上班,光靠炒炒股票就可以過活,但如何才能到達這種境界呢?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最喜歡的作家是馬克吐溫、最感動的文學作品是《憤怒的葡萄》、但還沒有最佩服的經濟學家(並非文人相輕,而是對經濟學還不夠瞭解,無法領略哪一個經濟學家比較偉大),最近則開始想要當索羅斯(因為放空英鎊而一戰成名),很想要有一番作為。

靠定存理財
可養老難致富

許多人可能跟我一樣,希望一夜致富,或是至少比別人少奮鬥廿年,因此坊間介紹投資理財的專書,儘管無法登上暢銷書排行榜,出版社總是認為比較容易銷售出去。我想無論世界如何運轉,理財已然成為人類生活的一部份,應該可以歷久而彌堅。

那麼有錢人究竟是如何變得有錢呢?除了來自繼承、婚姻之外,白手起家的大老闆也不少,但不曉得有多少人是靠存定存致富的,答案應該是不多,因為以目前一年期定存利率2.75%來計算,根據七二法則,大概要26.4年才能讓原來的存款翻兩番。

假設您一開始存入1萬元,並且每年繼續存入1萬元,30年後,如果利率維持不變,您總共可以拿回46.75萬元,還算不錯。但30年後錢也變薄,這筆錢或許可以讓您養老,但應該不夠讓您成為大富翁。

充實專業知識
找賺錢機會

問題的根源除了定存利率之外,定存本金也很重要。假設同樣每年存入1萬元,但利率提高到10%,30年後總共可以拿回180.94萬元,情況似乎好很多,但30年後有1000多萬可能也不算很有錢。

假設存入金額提高到10萬元,利率維持10%,30年後可以拿回的金額增至千800萬元,雖然不太可能擠入富豪排行榜,但對一般普羅大眾而言,這筆錢應該可以用來過很舒服的日子。

現在一般中產家庭大多夫妻努力上班,如果加上非常省吃儉用,每年要省下10萬可能不是問題,但哪裡可以找到10%利率的定存?由此可見要靠定存致富非常困難,必須要積極理財才行。但即使積極理財,要穩定每年獲得10%報酬恐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這裡頭牽涉到的就是風險問題。

事業上衝刺
創造最大財富

在經濟學教科書中,儲蓄與投資並不是同樣的事情,儲蓄代表的是資金的供給,亦即手中有多餘資金。投資則是代表資金的需求,手頭需要用錢,這裡頭透過金融機構及金融市場的運作,讓資金的供給與需求達到平衡。

我認識許多大老闆,不見得人人都很會儲蓄,但多數都很會投資,知道將資金投入在最有效率的地方(亦即最會賺錢的地方)。因此我認為除了儲蓄之外,比較重要的是應該要懂得投資。

但投資的範圍非常廣泛,而且可能需要特定專業知識,一般人可能沒有時間去弄懂這些領域,所以我對想致富的人的建議是,儘量去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並從中尋求賺錢機會。至於理財,主要目的應該是平衡自己的資金供需窗口,讓自己在金錢上沒有後顧之憂,如此才能在事業上勇於衝刺,為自己創造最大的財富。願以此文與大家共勉之。
星洲日報/財富廣場/財富教室‧2008.10.18

景氣寒冬‧投資產業捍衛財富

景氣寒冬‧投資產業捍衛財富

* 財富廣場

2008-10-18 22:45




投資選擇有很多類型,舉凡儲蓄、定期存款、貨幣存款、單位信託、互惠基金、股票、商品、衍生產品、政府債券、替代性投資如藝術品、珠寶、古董、貨幣、酒品、郵票、產業包括地皮,產業投資信託,都是多數人的投資工具。

算一算再投資

亨利行市場私人有限公司首席營運員鄧志明指出,不同的人投資產業,有不同的出,發點有些人投資產業準備產業增值、日後有固定的收入、做為孩子教育來源,或是退休後的儲蓄收入。

他說,如果購買產業準備投資,首先要為自己設一個底線:準備握有產業多長的時間、短期、中期或長期。

“我們一般這樣劃分,購買後的3年內持有屬短期、4--6年內為中期、7年以上則屬長期。”

至於回酬的類型如何看待,是定期的固定收入或是一次過的資本收益?這些都要有一個底稿。

另外,對回酬率的期望是高或低水平,也要有個預算;對風險的承受程度屬那一個層次,最好也心理有數。

投資離不開資金,資金總額、單一投資,本金與相關成本有多大,還是算一算比較妥善。

投資產業可對沖通膨

鄧志明說,投資產業的好處之一,是不像股市般波動,可作為對沖通貨膨脹的工具,也是有形資產;如果投資得當,可以帶來穩定收入,有些時候,租金甚至足以概括產業貸款的分期付款。

產業的合法地契,可以作為申請貸款的抵押資產,如果條件符合,產業投資者只需支付產業價的10%作為首期錢,另外的90%以銀行貸款融資。

針對產業的價值,個人可以做出一些努力,以提昇產業的投資與租金回酬,假如沒有脫售,賬面上增值,可以用來再融資,以享有資本成長優勢。

與股市的波動性比較,投資產業相對較穩定,擁有產業一段較長的時間,可以意識其價值已逐漸增值。

另外,在政府廢除產業盈利稅後,投資產業、脫售產業進行套利顯示得心應手。

自住投資兩不同

假如購買產業是供自住或自用的話,那麼是第一間房屋、或是第二間,供假日或退休後居住?

如果是購買來投資,準備等它增值、是短期或長期持有,然後脫售,或純粹只是賺取租金回酬?

鄧志明說,購買產業要考慮的因素包括,準備購買哪一類型的產業,準備持有多久的時間、產業所在地點、出入是否方便、發展商的口啤、本身的預算,以及產業地契的年限。

說到產業的地點,有關單位是否靠近好的學校、購物商場、保健中心與其他設施;另外,是否靠近父母、孩子與朋友居住的地方。

還有,你準備購買的產業是否靠近工作的地點,出入會否很塞車?另外,乘搭公共交通如巴士、輕快鐵是否方便?

其他要考量的因素包括地區的治安、居民的素質,有關地區是否屬水患侵襲區等等。

鄧志明補充,假如是一些海外專業人士熟悉的地區,一般可以爭取較理想的租金,以及較佳的投資回酬。

一些基本設施已經較為完善的地區,可以取得較佳的租金、較理想的投資回酬,當然交易價也比較昂貴。

新區成長空間大風險也大

至於一些新成長地區的產業,售價比較便宜、租金相對也比較低,可能提供較強大的資本成長空間,不過,也需面對較大的風險。

要投資產業,應該選住宅或商業單位、工業產業、土地或大廈,要選擇有地產業還是分層單位、傳統的或是圍籬產業,個人對空間的要求,譬如有多少間房、是否有2個泊車位、是中間或角頭單位,都是一些先有答案的要點。

此外,產業的設計、附帶的設備,是永久地契房產或租賃產業,這些都是一些要考量的因素。

鄧志明說,在購買產業之前,需要儘量物色,多看幾個單位,以鑒定適合的選擇。

如果購買產業是做為投資,要購買擁有增值潛能的產業,不要因為你喜歡有關單位而購買。

與此同時,在準備購買產業期間,也要關注市場經濟的成長趨勢,國家財務水平是否健全等等。

竣工待建各有利弊

購買興建中新的產業單位,其優勢是新、別人沒住過、通常比建好的單位便宜、擁有修補房屋問題有效期;不過,也存在劣勢,譬如可能面對發展計劃擱置的風險、購買前看不到房屋的外觀、不肯定建築手工的質量、需等待2至3年產業才完工。

另外,在等待房屋建好期間,需同時面對貸款利息與租金的開銷,而且購買時,也不清楚會與哪些人做鄰居,這些都是購買興建中房屋的不利點。

鄧志明說,購買已完工的產業,其優勢是購買前可以先檢查,不存在產業面臨擱置風險,對建築手工是否理想有個基本概念,購買前,可以瞭解週邊鄰居是哪些類型的人。

購買轉手房屋不好的地方是已有人住過,可能會有不太好的紀錄、屋價通常比較昂貴,屋況可能已很糟,需要較大規模或花大筆錢整修。

購置土地興建手續繁瑣

說到投資購買土地,然後在有關土地興建房屋,鄧志明說,其優勢是可以根據本身的品味、需求進行設計;同時,在財務預算允許的情況下,擁有擴大居住空間的伸縮性。

不過,其不利點是比較耗時,在發展的過程中需尋求有關當局的批准,譬如申請轉換土地用途、需親自與承包商、金融機構、產業顧問等接洽,而且需耗較大的開銷。

因此,自己購地再聘請專業建築師、承包商興建房屋的市民一般不會太多。

說到購買產業的來源,多數人選擇向發展商購買、接下來是通過產業經紀、也有少數人向現有的業主直接購買,就是向親友或鄰居購買。

另外,也有一些人通過互聯網、公開拍賣、報章、雜誌、告示牌、流動廣告(巴士或德士)、收音機與電視的商業廣告、佈告版等獲取產業買賣的訊息。

確保擁充足資金與失質需求

鄧志明說,如果準備購買房屋,要確保自己擁有充裕的資金,資金的來源可以是個人儲蓄、朋友與家人提供短暫的借貸、公積金、商業銀行、政府貸款、僱主貸款、或是近年來積極提供借貸的保險公司。

如果你是一名中年投資者,要確定自己的財務與實質需求,是購買產業充作投資或退休後自住?

假如是自住,此產業單位是否靠近孩子或朋友的住所、是否靠近醫藥保健中心或商店,最好是避開交通擁擠,比較方便行人的地區。

如果房屋不只一層樓,樓下至少要有一個臥房,假如是住在高聳的建築物,電梯至少能容納擔架的置放,同時,附有行動不方便的設備。

鄧志明說,假如是居住在共管公寓,最好是設有花園空間,或其他休閒設施,讓住民有一個消閒的去處。

當然,要選擇一個自己打理得來的面積,太大未免浪費,擁有特定設施與服務的退休村也是不錯的選擇。

假如是購買來投資,要選擇一個容易出租的地點、容易出售的產業,另外,不要等到年齡太大、影響你領取貸款的數額才行動。

地點最重要

鄧志明認為,靠近公共交通系統如輕快鐵、新的成長中心如新大學、工業中心、行政中心及商業中心,都是一些不錯的地點。

如果有能力購買吉隆坡城中城附近地區的產業,也是不錯的選擇,一些被海外專業人士視為熱門的地點,也是值得探討的地區。

另外,如果產業所在地點靠近購物中心,假如是購買商業產業,要選擇人潮多的地方,這樣產業才可以爭取較高的租金。

還有一些已發展起來的地區,特別是未來供應有限的地點,也是理想的投資產業地帶。

談到投資產業的地點,鄧志明指出,城市中心、靠近吉隆坡城中城、黃金三角、孟沙、白沙羅高原/東姑山、滿家樂/金地花園、敦依斯邁花園/萬達鎮,這些都是熱門地點。

另外一些熱門地點包括舊巴生路的郊外嶺、華聯花園、珍珠白沙羅/白沙羅柏達納、阿拉白沙羅、吉隆坡中環廣場/十五啤/燕美路、冼都/怡保路、哥打白沙羅、泗岩沫(獲滿家樂帶動)、武吉加里爾/金鑾鎮/蒲種/無拉港/沙登/加影。

在巴生附近地區,擁長期增長潛能的產業計劃包括Setia Alam與Bandar Botanic。

至於要購買哪些類型的產業?鄧志明說,除了個人的需要,也要看投資產業的回酬,在現階段,排屋、半獨立及獨立式洋樓的租金回酬,平均在2--4%之間、公寓5--8%、共管公寓6--8%、服務公寓5--8%、商店6--8%、零售單位 4--6%,以及辦公樓單位4--6%。

提及為何巴生河流域的產業發展一枝獨秀,鄧志明說,主要是這裡有一支強大的私人發展商隊伍,彼此的競爭形成一個百花齊放的畫面。

整體而言,大馬在2007年的產業市場相當活躍,以交易量和交易總值計,分別增長9%與25%。

新屋的吸納率下跌6.9%,住宅產業的價格,整體而言增長4.8%;首都吉隆坡,住宅產業交易量增加8%,購興集中在高檔領域。

結語

當然,投資產業也並非百分之百的穩賺,畢竟它不像股票般容易套現,買賣的過程比較冗長或複雜。

同時,購買產業需要有一筆較大的資金,不是手上有三、五千令吉就能行動,在當今的產業市場,至少要有數萬令吉才宜談論購買產業。

假如倒楣的話,購買到的產業單位,後期演變成擱置計劃,那就變成倒虧,在買賣產業的過程中,涉及相當多的費用,譬如產業經紀的佣金、律師費、印花稅,貸款的開銷,這些都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星洲日報/財富廣場/焦點策劃‧2008.10.18

指數基金涵蓋廣表現佳

指數基金涵蓋廣表現佳

* 財富廣場

2008-10-18 20:56

“不買指數基金是你的錯!”--這可不是甚麼基金公司最新的廣告用詞,而是出自全球股神、世界首富豪巴菲特的理財名言。

你可能納悶指數基金到底有何魅力,可讓股神也甘拜倒在其石榴裙下,那是因為你還不瞭解它的好處和魅力。因此,你還在等甚麼?趕快讀一下指數基金的介紹。

甚麼是指數基金?

其實,指數基金只是選取一個指數(例如綜合指數)並緊貼追蹤該指數的投資表現,以致力為投資者爭取相若的回酬。

通俗來講,就是它跟蹤的指數中有哪些股票,它就主要買哪些股票,並且買入的比例与那隻股票在指數中所佔的比例幾乎完全一致。

覆蓋量大流動性好

但是,為何指數型基金大多可以跑贏股票型基金呢?原因很簡單,與股票型基金相比,指數型基金的覆蓋量較大,流動性較好,這就決定了其無需保持比較高的現金量,可以將近全力投入牛市中。

另外,指數型基為金作一种被動型投資,其管理成本較低,即一旦選定某种指數,只要依樣畫葫蘆按比例買入相關股票即可,無需再做深入的調研工作,所以基金管理公司收取的管理費用也相對低廉。

指數基金如何運作?

指數基金的投資管理過程主要包括構建指數基金初始證券組合、現金紅利再投資、證券權重調整及基金績效監控等。

1.構建初始證券組合

在確定了所追蹤的市場指數之後,基金管理人將根據所採取的追蹤指數方法在市場上買入證券,構建基金初始證券組合。

2.現金紅利收入再投資

一旦初期投資組合建立後,基金經理的主要工作就是對基金收到的現金紅利及時進行再投資。從理論來看,基金經理應該每天把現金紅利按比例分配到指數中每一隻證券上,但這樣的成本將過高,普遍做法是每隔一段時間,定期將現金紅利(及其它現金收入)進行再投資。

3.證券權重調整

一旦追蹤市場指數中的證券權重發生變化時,指數基金必須及時作相應調整,以保證基金與指數的一致性。

大多數市場指數都會定期進行調整,把一些不符合指數標準的證券剔除,並由其他符合標準的證券取而代之。

但是,即使沒有經過調整的股票,在新股配售、回購股票等企業活動下,其權重也可能發生變化。一般而言,成熟資本市場中這些變化並不十分頻繁,但在新興資本市場中,這些變化是十分頻繁的,因此指數基金所作的相應的調整工作是必須加以重視的。

4.定期對基金追蹤市場指數準確度進行評估

一般來說,沒有基金的表現會與追蹤的指數完全一致,畢竟交易成本、零散股票數量買入的限制等多種原因都會引起指數基金的業績與指數表現出現一定偏差。

基金管理人要監視這種偏差,確保這種偏差穩定地保持在一定範圍內。如果出現不正常偏差,基金經理應分析問題所在,並採取相應措施。

在大多數情況下,指數基金投入運行以後,主要工作就是不斷重複以上動作,以確保指數基金與市場指數相一致。

標準的指數基金不主張對市場指數的運行方向進行預測,因而總是長期持有市場指數的證券組合,獲取與指數相當的投資收益。

總結

但是人誰無錯,金融海嘯殺,到全球股市指數跌勢此起彼落,指數基金身價恐縮水不少,投資者自然對指數基金退避三舍。

不過,所謂的指數只是表明市場變動情況的平均數,只供投資者作為投資參考,以觀察和預測社會、政治、經濟發展形勢的影響,絕非反映實際投資組合身價的指標,投資者勿需過度悲觀。

星洲日報/財富廣場/基金道‧2008.10.18

2008財富保衛戰:錢放在哪兒安全?

2008財富保衛戰:錢放在哪兒安全?

* 財富廣場

2008-11-01 19:21

投資於銀行存款、貨幣基金、債券產品、保險、穩健類理財產品,每種安全都伴隨條件。

按照能量守恆定律,萬物都不會憑空而來,也不會突然枯竭,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到另一種形式,從一種物體轉移到另一種物體。說得玄一點,錢也遵循這個法則。牛市賺的,熊市虧出;我賺,你虧。

甚至西畫、石油等非資本市場投資品也遵循著自己的運行週期。比如說黃金,如果你碰巧在1980年大量持有,恐怕要到2000年方能解套。不信你讀讀商品大王羅傑斯的訪談,他是否在1980做多黃金呢?

現在,我們處於一個動盪不靖的金融世界,如何才是最安全的港灣?

銀行存款:最堅固的保險櫃
安全等級:★★★★★
收益:定期存款實際年利率從3至3.7%不等。
適合人群:所有人

印象中,銀行的安全係數,幾乎等同於“海枯石爛心不變”。的確,相較股市數字躥下跳的險狀,只要銀行不倒閉,我們的錢就總會以一個均勻緩慢的速度穩妥增長,而碰上銀行倒閉的機會,絕大多數人一輩子也難得有一次。

但是,這並不意味百分百無風險,比如美國投行巨人雷曼兄弟在100多歲高齡倒掉,就是發生在我們眼前活生生的範例。世界上90%的國家和地區設有存款保險制度,讓銀行等存款類金融機構按照規定標準參加存款保險和繳納保費,萬一某金融機構倒閉破產時,由存款保險機構按規定的標準及時向存款人予以賠付,並依法參與或組織清算。這樣一來,存款人自然是把錢存進投保了存款保險的金融機構更放心。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即使我國采用存款保險制,但國家銀行已經保證,即便是銀行倒閉,我國仍有100%存款保障的措施,直至2010年。

在銀行安全的前提下,存款如同把錢鎖進了最堅固的保險櫃。雖然定存利率可能下降,但依當前全球金融動盪之際,幾乎所有投資工具都開始處於負回酬局,定存成了“非常安全”的管道。

只不過,選擇存款期限也要花點心思。一般預期,降息週期可能即將開始,存款期限過短,可能剛到期就會與降息狹路相逢,利息收入再次受損;期限過長,萬一有個不時之需,又要忍痛賠上不少利息才能給資金“贖身”。統籌好存款的期限,才能在降息路上享受到利息的最大化。

銀行理財專家給出的解決方法是,將存款部份拆分,尤其是對金額較大的存單,可以拆分為等額的4 個部份,分別存3個月、6個月、一年期和更長期等。存款時間的規劃上,也可以選擇逐月累計存款,每一個月或幾個月存一張定期存單。同時,由於活期利率並沒有受到本次降息的影響,加上利息稅的取消,實際收益還有所上升,因此,個人賬戶上至少要留足相當於一個月正常開支的活期存款,以備急用。

貨幣基金:資金臨時停車場
安全等級:★★★★☆
收益:年化收益率與銀行定期存款相當,一般比定期稍低,但高於活期利息。
適合人群:希望在資金流動性和高於活期存款利率的收益中尋求平衡的人士

自從股票基金淨值慘遭股市拖累,“基金”這個詞也開始像個一觸即發的地雷,讓人一聽就肝兒顫。其實在基金部落裡,除了股票型基金之類追求高回報的同時也具備高風險的激進份子,還有貨幣基金這支腳踏實地、穩紮穩打的基礎力量。

對於厭惡風險的人來說,定期存款雖然可以鎖定收益,但如果提前支取,利息會按照活期存款利率計算,流動性不佳。在這種情況下,以貨幣基金作為活期存款替代品,相當於將流動資金放在了一個安全有靠的臨時停車場。

各基金公司旗下幾乎都有自己的貨幣基金,通常投資於剩餘期限在一年以內的國債、金融債、中行票據、債券回購等低風險證券品種,這決定了貨幣市場基金在各類基金中風險最低,在事實上保證了本金安全。

至於收益,貨幣基金每天折算的年化收益率均在3%以上,而且近期收益率明顯走高,基本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相當。加上多數貨幣基金面值永遠保持,收益天天計算,每日都有利息收入,投資者享受的是複利,比銀行存款的單利更加劃算。

當然,貨幣型基金的投資品種集中於貨幣市場,而這個市場對利率非常敏感,在降息週期中,收益率會有所降低。不過,考慮到存款利率也仍然面臨著較大的下降空間,未來二者孰高孰低尚不可知。無論如何,在幾乎同樣的流動性和安全性之下,貨幣基金比活期存款要實惠多了。

債券產品:反著股票走
安全等級:★★★★☆
收益:普遍等於或高於同期定期存款利率,並且股市走熊之際,債市走牛,債券類產品收益率有水漲船高之勢。
適合人群:對債券牛市抱有信心,希望在低風險區域博得高於存款利息收益的投資者

債券產品對保衛錢的安全所起的作用,大概可以籠統地如此歪解:排除遇到“倒債”的因素,把錢借給別人相當於轉嫁了自己保管這筆資金的風險。

綜合資本市場的狀況來看,股市與債市之間往往存在“蹺蹺板”一樣此起彼伏的關係,股市走熊之時,正是債市牛行之際,債券及將債券作為投資標的的理財產品,其收益率都有望借債市的“牛氣”更上一層樓。作為投資者,為獲得比存款利息收入更高的收益而往前邁一小步,並沒有太大的風險。

貨幣基金的兄弟債券基金在今年開始令大家刮目相看。從7月啟動的債市大行情,至今燃燒3月有餘,仍然方興未艾,這使得債券基金包攬了近一個季度以來基金回報前10名。實際上,以國債、金融債和企業債作為主要投資對象的債券基金相較股票基金來說,原本就具有收益穩定、風險較低的特點,低風險偏好和具有階段性避險要求的人,都可以將中短期限、流動性較好的純債基金,作為資金避風港,求得片刻安定。

保險:提高隱形抗壓能力
安全等級:★★★★
收益性:對意外和未來的保障相當於在無形中鎖定了部份生活成本,另一方面,分紅型保險在具有保障功能之外,還有錢可賺。
適合人群:所有人

保險經紀的天花亂墜有時反而讓人心生疑慮,但這不應該影響我們對於保險本質的認識——把一定的錢交給保險公司,而非留在自己的錢包裡,讓我們遭遇意外性支出、喪失收入來源或者未來生活入不敷出的風險都由保險公司來承擔,無異於為我們的財產加上了一道隱形的保險鎖,保險公司在這時就是我們堅強的財務後盾。

意外險、壽險、健康險、養老保險、子女教育婚嫁類保險以及節稅型保險,是人生必備的六大險種。把一筆錢全付諸保障所能獲得的安全係數,和將等額投入拆分成保障、收益兩部分獲得的安全承諾,自然是有高下之分的。保險公司不會提供讓投保人兩邊佔便宜的產品。因此,在優先級上,先把人生最可能遇到的風險以較低的成本一轉嫁出去,無疑比關注一款分紅險能帶來多高收益要重要得多。

特別需要提醒的是,降息週期即將到來,對於投資主要集中在銀行大額存單、債券等產品的分紅險影響偏負,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降低,給保戶的分紅自然也會減少。

至於在股市繁榮時期也搭車以博取高收益為賣點的投連險,就更加需要謹慎對待了,不少保險公司的投資已經面對虧損。

褪去高收益誘惑的保險,對我們其實是件好事,不再將保障和獲利本末倒置,這部份錢會具有更佳的投入產出比。

星洲日報/財富廣場/精打細算‧2008.11.01

Thursday, November 06, 2008

學巴菲特撿便宜股

學巴菲特撿便宜股

* 投資廣場

2008-10-28 13:40

*

“投資沒有專家,只有贏家”!巴菲特憑著100美元起家,至今創造出數百億元的財富,成為眾人心目中的股神,股票市場上的長勝將軍。《巴菲特投資攻略圖解》 一書將巴菲特的投資心法以簡潔的文字和盤托出,教你如何與股神一樣成為投資場上的大贏家!

眾所周知,股神巴菲特最初投資於股市的100美元,然而他憑著獨到的揀股眼光、精闢的企業分析能力,以及嚴格均可“價值投資法”,最後將資本滾存到520億美元,至今於股市中無人能及。到底巴菲特是如何精選個股呢?

盈利要穩定增長

巴菲特勤於閱讀公司的財務報表,以發掘出值得投資的企業,當中他只對那些會獲得穩定盈利增長的企業有興趣。投資者可從每股盈利 (EPS, Earnings Per Share)作為衡量餐企業過去利潤是不穩定成長的指標。巴菲特認為,只要支撐企業的核心事業未來沒有發生遽變,那麼從過去企業的投資與否的判斷依據。

每股盈利的數值愈高,意味著股東的資金被有效地用來創造盈利。此外,每股盈利要於5年內,甚至10年內都能維持穩定的公司才算是續優股。

經營前景亮麗

巴菲特對擁有“目對優勢”(即具有壓倒性贏過競爭對手的優勢)的公司之經營前景有信心。由於公司擁有其他競爭對手所沒有的優勢,故毋須擔心捲入削價競爭中,自然能有較高的盈利增長,其未來發展前景還能差嗎?相反,那些“大宗商品”企業(不具吸引力的事業)因商品或服務欠缺明顯的特色,故無時無刻都面對激烈的削價競爭。不過,這並不代表大宗商品企業毫無投資價值,只要公司有強大的品牌、優越的技術、獨特的商業模式或優異的設計,藉此生產出獨一無二的商品,其業績也能穩步上揚。

重視股東權益

巴菲特特別重視股本回報率(ROE, Reture-On-Equity Ratio),以衡量企業是否能有效地運用股東資金,為股東創造利益。

股本回報率(ROE)=股東應佔溢利÷股東權益淨值

若公司能有效地運用股東的資本,投資者便能進一步獲得更大的報酬。不過在判斷股本回報率時,宜留意歷年的股本回報率能否穩定地增長、公司的盈利是否來自核心業務及盈利上升是否來自較高的負債。企業除了要懂得創造財富外,還要懂得如何運用財富;若公司把剩餘資金拿去再投資,可創造出令股東滿意的利潤,當然是最好!但若公司已無法創造出足夠的利潤時,巴菲特則認為公司需透過派息將資金歸還給股東,讓股東們自行尋找其他投資機會。

放長線釣大魚

巴菲特認為,買股票應以“終身持有”為原則;只要選對了優質企業的股票,根本沒有頻繁買入賣出的必要。長期投資可能是懶人的藉口,但與短期投資相比,它可省卻頻繁買賣的手續費。

不在意短期股價變動

巴菲特從來不著重短期的股價變動,因為他追隨的是企業,而非市場。儘管股價上下波動,被市場低估的股票,其股價最終都能回升至反映企業價值的合理水平。他曾說過:“短期而言,股市只不過是人氣投票的場所罷了。但長期而言,市場扮演的角色,卻是衡量企業真正價值的量尺。”而真正的投資者是不會在意別人的行動或每日股價變動,他們會藉著品牌魅力、獲益能力、未來的展望等,客觀地評價一家公司的投資價值。

精髓盡在價值投資

巴菲特的投資心法,就是從尋找符合以下條件的公司開始──自己可理解的事業、有穩定盈利增長,且重視股東權益。然而,光憑這些就想於股海中風破浪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儘可能在公司股價被低估時投資。這就是“價值型投資”的核心概念,先評估企業的內涵價值,若股價大幅低於此價值則買進。

但究竟何時才是“執平貨”的最佳時機呢?巴菲特認為第一個時機,就是趁著股市暴跌、景氣變差時出手。若大市崩潰,幾乎所有企業都會被拖累,但這對績優股來說,股價下跌只是短暫的現象,與業績無關,股價遲早也會回復至原來的水準,所以這時正是買貨的絕佳時機。第二個時機,就是因特殊事件(如大型開發計劃失敗、發現不良產品等)造成企業股價下挫時;這時雖然對優質企業而言的危機,但對投資者而言卻是千載難逢的投資機遇。
星洲日報/投資廣場/投資補習班‧2008.10.28

金融風暴來襲‧趴下還是挺進?

金融風暴來襲‧趴下還是挺進?

* 投資廣場

2008-11-03 11:20

*

由美國華爾街引發的金融海嘯席捲全球股市,讓遠隔重洋的我們深受震撼:這場金融風暴並非與我們無關,恰恰相反,我們一直暴露在風暴中!

再聯想到近半年來指數的暴跌、房價的回調、中小企業的危機,一種擔憂在人群中蔓延:資產會不會繼續縮水,辛苦掙來的工資還能滿足未來生活嗎?

觀點1:趴下

就地“趴下”的理論基礎:巴菲特說,成功的秘訣有三條:第一,儘量避免風險,保住本金;第二,儘量避免風險,保住本金;第三,堅決牢記前兩條!

保本理財有三種方式:

方法一:存銀行定期

在一般預期降息週期即將來臨!在此背景下,存銀行定期無疑成為保本理財的一個理想方式。

如何兼顧資金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動性?拿出一半現金存定期,利率3%,目前看來是個不錯的選擇。

方法二:貨幣基金

根據一項基金評估調查,在9月份,基金平均下跌11.47%的情況下, 貨幣基金仍取得0.25%的增長率。

貨幣基金流動性強,是理想的現金替代品。不過,如果市場進入降息週期,貨幣基金的收益也會相應減少。

方法三:買債券

根據評估,債券基金在9月份的平均回酬也達0.40%,而一旦進入降息週期成為現實,債券的投資價值將逐步凸顯。

觀點2:挺進

“忍痛買進”的理論基礎: 巴菲特說: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

分批建倉的兩種方式:

方法一:倒金字塔法

所謂“倒金字塔”法,是指投資者將準備投資的所有本金分成幾份,當第一次買進籌碼之後,如果這隻股票的股價繼續下跌,則第二次再買進第一次倍數的籌碼,依此類推,可一路往下進行第三次、第四次加倍買進,增加持股比率,降低總平均成本。

舉例來講,假定投資者看好某隻股票,他以每股20元的價格購進500股,但隨後股價下跌至18元,他又買進1000股,當股價下跌至16元時,如果仍然看好此股,可以再加倉1500股。這樣成本被拉低至17.3元,一旦股價反彈至此價位即實現盈利。

點評:這就像一個“倒金字塔”,開始買的不多,越跌買的越多,這樣可以拉低總體的申購成本。

方法二:股票定投

股票定投類似基金定投,就是每隔一段固定的時間(例如每月1號)以固定的金額(例如1萬元)買進同一隻看好的股票,它的最大好處是平均投資成本,避免風險。

當然,如果沒有好的股票但認同目前的點位,最好的辦法是定投指數基金。今後只要指數上漲就能賺錢,省卻了選股的麻煩!

點評:抄底之前建議先問自己幾句:現在真的到了很好的時候了嗎?這隻股票真的值得買嗎?看好的理由有哪些………如果回答都是肯定的,那麼接下來請做好長期投資的準備,並嚴格執行操作紀律,因為這將是一條漫長的道路。

星洲日報/投資廣場/市場風向球‧2008.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