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19, 2012

斷‧捨‧離‧投資理財3秘訣

不曉得你有沒有不再需要、不再適合,但卻保留起來的東西?舉例來說,10年前買的衣服,現在穿了也開心不起來,明明不穿,但就是不想丟掉,可是不願意丟掉也很痛苦,所以便選擇“忘記”它,最後的結果就是一直擱在那,即使本質早已經形同“垃圾”,仍然放著不管。

儘管“不需要、不適合、不舒服”,卻還是會留著,就是“執著”,那是一種覺得可惜的心態,所以漸漸地會開始習慣房間裡慢慢堆積的物品,就算心裡想著“還要用”、“要想辦法處理”,但口頭禪卻是“總有一天”。

《斷捨離》作者、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倡導以“斷、捨、離”概念為基礎的整理術,教人發掘自己和物品之間的關係,可以毫不猶豫的“整理”家裡,進而也和心中的廢物說再見,近年來在日本掀起廣大的心靈運動。

甚麼是斷捨離?“斷,是斷絕不必要的東西”、“捨,是捨去多餘的廢物”、“離,是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斷然捨棄不需要事物
山下英子強調,就是能夠分辨甚麼是生活和生命中重要和不重要的事,將不需要的事物斷然捨棄,重新取回物品所佔的空間和能量,就像改善體質一樣,利用距離自己最近的環境,從根本改變自己,甚至改變人生。

事實上,人生該斷捨離的,不只有居住空間而已,投資理財更需要。
有一位女性朋友,上個月突然半夜打電話來,原來是她“終於”打算“面對”一檔她買了8年卻虧損逾50%的歐洲基金,她想贖回,又不甘願認賠,問該怎麼辦?

問她怎麼會拖到“現在”才處理?她哀怨的說:“我覺得它總有一天會漲回來啊,誰曉得績效一年比一年慘!”

她做錯了3件事。

第一是不懂“判斷”。對市場不熟悉,卻採用“單筆”投資的進階方式,“不清楚投資目標,沒依照需求來選擇合適的投資工具和方法”,這是第一個錯誤。

第二是不懂“捨得”。投資卻不持續關心,趨勢向上時,捨不得停利,趨勢轉弱,又捨不得停損,導致雙重虧損,這是第二個錯誤:投資放著不管,不懂停利停損。

第三是不懂“抽離”。因為擔憂未來“萬一還會漲回來”,因而放任不管,造成難以挽救的局面,這是第三個錯誤:過度執著於一檔基金。

假設這位朋友及早懂得將“斷捨離”應用在投資理財上,也許這檔單筆歐洲基金早在多年前就已獲利入袋,也不用承受“眼睜睜頂著虧損”的壓力這麼多年了

星洲日報

麥嘉華5招保本

有“末日博士”之稱的國際投資專家麥嘉華(Marc Faber)指出,歐美經濟未來10年恐陷入龜速成長,主要歸咎於中行決策失當。他建議投資人應大舉購買實體黃金以求自保,並存放在美國以外的安全地。
麥嘉華早前接受美國財經電視台CNBC訪問時表示,“從政治面來看,我不認為歐美經濟前景會好到哪兒去。另外考量到歐美的福利制度、政府支出、財政赤字及債務重擔,我想往後10年西方世界成長會大幅放緩,家庭平均生活水平恐持續下滑。”

在此黯淡的環境下,麥嘉華建議應使投資組合多元化,25至30%資金投入股票,20至30%購買實體黃金,30%投資房地產,尤其是亞洲的物件,另保有部份現金。

麥嘉華提到,歐美爆出財政赤字問題,且政治體系完全失靈,現況比2008年金融危機當時還糟。
他批評聯儲局的印鈔政策鼓動投機而非儲蓄,造成美元貶值,惡性通膨噩夢將可能成真。2009年以來的股市復甦僅肥了富豪權貴,現金成廢紙,只有黃金和土地才是貨真價實的避險天堂。

麥嘉華傳授投資人5項有助保本的投資招數。

第一是避開美國公債。基於美國將大量發債填補財政黑洞,衝擊美債債信,他說投資10或30年期美國國庫券無異自掘墳墓。
第二要有現金是垃圾的體認。美國經濟疲軟勢必持續寬鬆貨幣和印鈔票,紙鈔失去價值,惡性通膨恐將來臨。麥嘉華認為通膨會削弱現金的購買力。
第三是股票仍有安全空間。麥嘉華未完全看空股市,若是有現金、政府公債以及股票等長期投資標的供他選擇,他會選股票,但是未必是美股,因為美股已“超賣”。
第四是擴大新興市場投資。麥嘉華的投資組合著重亞洲高配息股,尤其是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和香港的股票,他看好報酬率可達5至7%。
第五是黃金有續抱價值。麥嘉華預測金價仍會續揚,等它拉回就是買點,但是他強調應持有實體黃金,而且最好存在美國以外國家的銀行。

星洲日報

麥莫比投資祕訣‧從生活找靈感

富蘭克林鄧普頓新興市場研究團隊總裁麥莫比,1年花上超過200天的時間,實地深入新興市場研究,平均拜訪1千200家公司。


他曾戲稱,如果搭乘飛機的哩程數可以兌換免費航程,他早就免費換到往返月球的機票,而他選股的祕訣,是從生活中找靈感。

麥莫比表示,1年之中,他約有250天的時間在拜訪全球各地的公司,為了更加瞭解新興市場,他 傾向於親自觀察各公司或國家的情形。透過仔細觀察和傾聽訊息,可以得知真實狀況,不實的部份也會被拆穿,這是與管理階層接觸、實地觀察工廠的一大優勢,若 僅是分析數據,根本無法得到相同的資訊。

當麥莫比走下飛機踏上新國度的柏油路面時,以及漫步通過機場大廳,他已經開始尋找投資靈感。例 如麥莫比會觀察外國人在被允許進入這個國家實際通關時,與海關人員發生爭吵的程度。因為讓旅客通關便利的國家,較易對外國投資採取友善的態度,對於遊客友 善的國家,通常對外資也持友善的態度。

麥莫比形容,每當他拜訪一個新的國家時,他的觀察雷達在下飛機通過海關那一刻即啟動。而且在他進入城市、入住酒店、與計程車司機和服務人員聊天、四處走動時,他的觀察雷達則將進一步強化。此外,基礎建設環境往往也顯示該國的經濟效率。

這種純粹是個人判斷的過程,會在麥莫比進入城市時、住進飯店時、在附近散步時、搭計程車與司機聊天時、在商店購物時、塞在車陣中時都會變得更強烈。尤其城市道路和高速公司的交通狀況,通常是研判該國經濟效率極有用的判斷指標。

最想瞭解經營階層經營能力
麥莫比透過生活細節瞭解這個國家後,他的觀察雷達轉向了投資標的。對於新興市場國家的企業,麥莫比最想瞭解的是經營階層的經營能力,這是他選股投資的最高標準。

包括經營階層能應付環境變遷嗎?他也會觀察細微跡象,包括經營階層的西裝袖腳是否破壞不堪、臉 上的汙點、問到尷尬問題的反應,以及他們對股東權益採取的立場、經營階層的道德觀。當然麥莫比最後也會搭配技術分析,據此判斷是否是投資及投資的時間點。 

星洲日報

今天你会准时下班吗?

你是否每天过着朝九晚N的生活,常常在华灯初上时才踏上回家的归途?
很多人感慨,在今天这个似乎忙碌才算充实的时代,准时下班根本不是自己能决定的事情。
上班时间无法自己决定,甚至连下班时间都变得扑朔迷离。

“朝九晚五”变成了“朝九晚N”,到底是什么拖住了大家准时下班的脚步?
一周168小时中,我们大部分人把其中超过40小时的时间用于挣钱。
我们必须为上班穿什么衣服而花时间,我们要花时间坐车去上班、去想工作(不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家),花金钱与时间来缓解工作压力、为了能更好地投入工作,每每到了夜晚或周末,我们要想办法来找一些逃避工作与生活的娱乐方式。

我们必须不时放下工作,花时间去看医生,以医治因工作压力所造成的健康问题,我们需要花时间来规划我们的职业,参加培训或会议,面试或找工作。

人们已经被广告电视报纸时尚杂志灌输成不但要旧的必需品,而且也要不必需的新的东西。
为过上“标准生活”好日子,新生的艺术、科学和工业让人们相信他们在为提高生活水准而非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而工作。我们变得对金钱有着前所未有的依赖。

从生到死,我们都深深依赖于金钱——靠父母给我们最原始的基础,靠经济发展才能在毕业后找到工作,靠工作我们才能生存,靠退休金我们老了才有保障,如果我们生病了,我们要靠保险,个人福利要靠公司。

我们的工作已经取代了我们的家庭、邻里关系、个人生活和自我。
我们工作太多,享受太少。我们都为挣钱而变得病态了。

我不能比老板早走
人是社会动物,需要健康的社交生活,才能有良好的工作态度;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员工常常加班,终究会得到的是效率的衰退,而不是提升。

但于此同时,如果超时工作的情况无法尽快获得改善,那这个员工和这间公司就会开始得病,一种非常严重的病。

员工会慢慢把“加班工时”和“生产力”混为一谈,大家开始在比谁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多,而不是谁产生的价值多。于是,就出现了“我不能比老板早走”这样的荒谬观念。

“谋生”或“找死”?
这是一种“癌”,因为表面上这个员工和这间公司看起来很有向心力,健康状况也没什么问题。
但是不用几年,这个“癌”就会开始发作,问题百出,为什么?因为你从根本就搞错了,生产力的重点是效率,不是投入的时间多寡。

上天给了我们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但我们总觉得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够用,每天总是拼命的工作,因为我们工作是为了“谋生”,但是请你想一想,我们到底是在“谋生”还是“找死”。

三十五岁以前,我们用健康来换取金钱,三十五岁以后我们用金钱来挽救健康,圣经上说“人就算赚到全世界,失去了健康还能有什么”。

我们所付出的每一小时、每一分钟、甚至每一秒钟的价值,其实远远超过我们所换取的时薪(金钱)。
因为,我们忘记将个人的健康、青春、与家人的相处、品味生活……等等计算进去。
正因如此,我们所拥有的每一刻时间是多么珍贵! 而将如此珍贵的人生时间全部奉献于忙忙碌碌的工作中,忽略了追寻人生中其它部分。

经营美好事物
时间应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而美好的事物,应该就是除了占据8-12小时工作外,人生更该去认真经营、体会、觉察、相处的点点滴滴:健康的保持,亲情的维系,做一件自我真正快乐的事,从事对社会有益的任务……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用时间去经营的美好事物。

你必须明白,你的财富、成绩,并不是在于你金钱的多寡与分数的高低,而是在于生活的色彩与知识的应用。
金钱再多,也买不到人家对你的尊重;分数再高,不会做人,也得不到一份好工作。
明白这些道理后,你会主动去改变生活还是被动地等待生活来改变自己?

用IQ去面对问题,用EQ去处理问题,用FQ去圆融问题。掌握管理财富的智慧,才能掌握通往富足人生的方向。
而通往富足人生的第一步——今天记得准时下班!

罗凤琴/南洋商报

赚钱的傻瓜

什么人能在股市里赚到钱? 股票天才、博学之士、股票专家,还是证券研究员?
股市里只有傻瓜和最聪明的人能挣到钱,那种做傻瓜不甘心,做聪明人又不具备条件,半聪明不傻的人最难在股市里挣到钱。

傻人自有傻福,股市里边也是如此;那些真正能够赚大钱的,要么是能够利用手中掌握的资源操控股价的资本玩家,要么就是那些股市里的“傻瓜”们。

“傻瓜”们不易被贪婪主宰,不易被恐惧打败。
贪婪和恐惧这两大股市投资中阻碍成功的命门,恰恰被“傻瓜”投资者们傻瓜式地破解了。
大凡成功者,要不是聪明智慧、能力精力过人,就是踏踏实实的做人做事。
在股市中盈利,是绝大多数股民的理想和愿望,但绝对不是绝大多数股民的现实,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

正确定位
要正确的定位自己,了解自己在股市中的位置,做到进、退自如。
什么样子的人会获得财富?
一类是聪慧;一类是傻瓜。

聪慧者,善于编织各种资源,人力、社会等各种资源被他玩于谈笑之间。这类人或风度翩翩、或幽默调侃、或多情风流,是享受人生的典型,背景往往也先天优越。他们拿到大单、大合同──获得金钱,是资源的重新编织的必然结果。

傻瓜者,偏偏没有什么背景、没有什么资源,但是有一颗积极向上、想改变人生、不甘寂寞的恒心。他们自己非常了解自己的处境和地位,他们卑躬屈膝地、谦逊客气地博得客户的──喜爱与信任。他们越是谦逊越会拿到大单、大合同,这是特殊的、主动的、博得喜爱与信任的“聪慧”行动,绝对地道的、实用的人。

聪慧者一般人不易当,傻瓜者一般人不屑当。
可是恰恰就是这两类人瓜分了我们这个市场。
最可怜的是中间层面的人了,他们可能是研究生甚至是博士,他们到了40岁,依然是打工生涯、奔波忙碌、替上述两类人玩了命的出卖自己的智慧、体力等等,无法积累应有的财富。
是他们不聪明吗?是他们没机遇吗?不是,大概是因为他们爱端着、架着自己、脚不掂地儿,他们放不下架子。

我们也就是一般人,别指望什么特有背景的那种,也千万别假装特有背景的那种。
假如我们夹起尾巴做人,做一个傻瓜、做一个愚人,在任何场合下都这样,财富离我们应该不远。古人云:大智若愚,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市场永远是对的
散户在入市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战,要学会没事了自我总结一下,自己到底是想做傻瓜还是想做聪明绝顶的人,二者必须要有个准确的自我公正合理的评价和长期的打算。
一个普通散户如果从入市的第一天到最后一天满脑子只想着多挣钱,挣大钱,只要你思维意识中把炒股与钱字始终紧紧联系在一起,你要想在股市里做傻瓜的前提条件就不具备了,你就做不成股市傻瓜了。

股市里绝顶聪明的人同样能挣钱,这个道理也非常浅显,聪明人做事成功的几率就大,成功的可能性就高,否则就不可能称得上是绝顶聪明这一光荣称号了。
聪明人学习或者做事,永远不会失去自我,这是聪明人最典型的特征。
聪明人并非什么都是生而知之的,聪明人也都是靠学习借鉴他人的基础之上才会变聪明的,聪明人看到他人的长处能很快吸收消化,并且能很快从中悟出一套自己的观点和认知。
傻瓜式投资一定要记住:“市场永远是对的,错的只是我们自己。”

结语:尊重市场规律
不要给上涨和下跌找太多的理由和借口,许多分析师动不动就搬出“十大理由力挺股市”。
股市涨跌,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首先大家要明白一点,基于理论的判断只能作为一种参考。
股票涨,不一定需要理由,股票跌,也不一定需要理由。
与其与市场较真,不如尊重市场,遵守规则,敢于认输,相信市场一定自有其道理,涨跌都是对的。

当你认为股市要涨,但股市没有涨,不要认为是股市错了,也不要妄想股市会“纠错”来顺应你的判断。
我们无法改变生活,只有改变自己;我们无法改变天气,只有改变自己的心情。我们无法改变股市的走向,只能让自己顺应趋势,因为只有尊重市场的规律,才不会被市场惩罚。
巴菲特有句名言:永远不要去预测股市。
如果你认为自己不是聪慧者,就不妨去做一个赚钱的”傻瓜”投资者吧!

文:罗凤琴/南洋商报

你是CFO还是出纳员?

俗话说,男人打江山,女人坐江山。那么,女人该如何“坐”好江山?
男人是公司的CEO,那女人就要做家庭的CFO(就是总财务长Chief Financial Officer )!
CFO该如何做?

大部的女性认为自己在管理着家庭的财务。其实,很多时候,你的这种管就是管消费,管每个月孩子交学费,管全家人的吃喝拉撒睡,都是杂事。

无非就是个家里的出纳员,水费、电费、物业费、房贷、车贷、信用卡……兵来将挡,一笔没头脑的流水账!

买菜做饭看孩子就是当老婆吗?那么家里的佣人比我们能干的多了!或者管住老公的薪金卡,女人会觉得管住男人的钱就管住他的人,演变成让金钱控制夫妻关系,而不是让夫妻关系控制金钱!

所以说,别傻到以为你真的在家里管钱!搞清楚你这个“管”是“管理”的“管”还是“管花”的“管”!

你到底是个出纳员,还是一个CFO!从今天起,你就要重新定义自己!
从家庭的出纳员变成CFO!你就是学会有效、合理地处理和运用钱财,让家庭的花费发挥最大的效用,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目的。

简而言之,就是对家庭经济(家庭收入和支出)进行计划和管理,增强家庭经济实力,并通过对家庭财产和资产负债的科学合理的配置,以达到减少乃至避免风险、保证家庭生活顺利进行的目的。

这样才能保证家庭的财务健康,也就是不会突然入不敷出或是现金流告急,看病还要靠卖股票卖基金。
你要实现家庭的资产保值和增值,也就是家庭财富的增长要跑过长期通胀,让你没工作的晚年生活也能过得有质量。
这就是做家庭理财计划,要把钱管起来,像一个真正的CFO那样。

家庭理财五大目标
成功家庭理财五大目标是:资产增值、保证资产安全、防御意外及疾病事故、保证老有所养及给子女提供教育基金。一般来说,一个完备的家庭理财计划包括7个方面:

1.消费和储蓄计划:你必须决定一年的收入里多少用于当前消费,多少用于储蓄。与此计划有关的任务是编制资产负债表、年度收支表和预算表。

2.债务计划:我们对债务必须加以管理,使其控制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上,并且债务成本要尽可能降低,务必确定先还完剩余负债中利息最高的借款。

3.保险计划:当一个家庭拥有越来越多的固定资产时,需要财产保险。为了让子女在父或母亲离开后仍能生活幸福,你们需要人寿保险。更重要的是,为了应付疾病和其他意外伤害,你们需要家庭医疗保险,因为住院医疗费用有可能将你们的积蓄一扫而光。

4.投资计划:当储蓄一天天增加的时候,最迫切的就是寻找一种投资组合,能够把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三者兼得。

5.退休计划:退休计划主要包括退休后的消费和其他需求及如何在不工作的情况下满足这些需求。光靠公积金是不够的,必须在有工作能力时积累一笔退休基金作为补充。其实,越早为退休筹谋,准备工夫自会越轻松,退休后生活亦更有保障。

6.遗产计划:顾名思义,遗产计划就是在生前为自己的财产进行规划,也会包括医疗护理意愿、葬礼计划和对未成年孩子指定监护人等。在 遗产计划中主要考虑的是避免遗产认证、降低遗产税以及把遗产很快地分配给指定的继承人。一个完整的遗产计划考虑了生前保存财产的各种方法,把收入最大化, 而在可能的范围内减少要支付的所得税(根据个人情况)。

7.所得税计划:个人所得税是政府对个人成功的分享,在实际生活中绝不漏税,在合法的基础上,你完全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达到合法避税的效果,减少税务上的支出。合法避税原本就是一种维护权益的智慧,这种智慧在当下尤为重要,是你在通胀时代需要掌握的生活技巧,才能保护自己的所得。

结语:男人出外赚钱 女人在家理财
女人:千万不要低估自己的理财能力!
我觉得,女性,一定要在家中管钱!当然,这和女权主义无关。
女性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使一个家庭摆脱经济困境。
这是健康和富裕家庭生活方式的一项基本生活技能。

男人出外赚钱,女人在家理财,使家庭财产成倍增长。
无论女人是在家里还是在工作上,至关重要的是要财务精明,无论是谁赚的钱,都有能力打理好它。

财务精明的女人能够建立一个富裕的家庭。
她们可以通过学习而成为家庭财富建设中的一个关键角色─家庭的CFO!

文:罗凤琴/南洋商报

Monday, June 18, 2012

助你成为百万富翁的10句箴言

错,机会在敲响美国投资者的大门。前不久,芝加哥调研公司斯佩特兰集团(Spectrem Group)发布了最新的美国百万富翁年度报告。该报告显示,去年美国新增了约20万百万富翁,百万富翁的总数达到了860万。

虽然这个数字仍低于2006年高峰时的950万,但伴随道指在第一季度反弹994点(8.1%),这个消息依然令人鼓舞。这两则消息显然都是预示复苏的积极迹象。

简而言之,你也可以成为百万富翁。这完全取决于你的头脑、态度和意念。只要你想成为百万富翁,你就可以。入门秘诀就是:管理好你的心智。

数十年的从商经验以及多年来关于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论着让我对一个简单的真理深信不疑:成为百万富翁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智,与所谓的造富技巧、工具或规则并无多大关系。

事实上,你可以抛却所有通常的方法:资产配置,选股策略,储蓄计划,编制预算,等等。确实,这些都是专家们所强调的东西。但你若没有摆正心态,一切就都是空谈。

说 实话,我读过不少如何成为百万富翁的书,诸如《百万富翁的智慧》(The Millionaire Mind)、《一夜暴富》(Instant Millionaire)、《自成百万富翁》(Automatic Millionaire)、《邻家的百万富翁》(Millionaire Next Door)、《一分钟百万富翁》(One-Minute Millionaire)等等。本人也写过两本──《百万富翁密码》(The Millionaire Code)和《百万富翁冥想》(The Millionaire Meditation),我还在华尔街做过投资银行家,老东家是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但这些都引导我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成为百万富翁真的完全取决于你的内心。仅此而已,别无任何理由。只要下定决心成为百万富翁,不管是在熊市、经济低潮还是牛市,你的愿望都能够实现。

几十年来我总结出10句箴言,可以帮助你成为美国的下一位百万富翁:

1. 不要光盯着钱看

富 达投资(Fidelity)的彼得•林奇(Peter Lynch)常说,如果你每年花上15分钟研究经济,其中10分钟都是浪费的。理财顾问瑞克•埃德尔曼(Ric Edelman)为撰写《平凡人,非凡财富》(Ordinary People, Extraordinary Wealth)调研了5000位百万富翁,发现百万富翁每天平均只花六分钟在个人理财上。他们有更好的事情要做。

2. 创新思维

乔治•斯坦利(George Stanley)在其《百万富翁的智慧》一书中写道,“他们与常人的想法不同,收获也就不同。”是的,创新的想法可以致富。哪里有适合你独特天赋的独特机会,就到哪里去。《百万富翁的智慧》的中心思想就是:不要勉强适应,走你自己的路。

3. 始终积极向上

很 多人都读过拿破仑•希尔(Napoleon Hill)的经典之作──《积极心态带来成功》(Success Through a Positive Mental Attitude)。一个有着26年军龄的特种部队教官在《快速公司》(Fast Company)杂志上的一段比喻非常贴切,他说,“如果有两个士兵,其中一个受过世界上所有的生存训练但心态消极,另一个只受过很少训练但心态积极,我 担保一定是那个心态积极的士兵成功走出危险的森林。”就是这么回事。作为一名海军陆战队老兵,我知道他是对的。

4. 别做自己讨厌的事

许 多人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从事着他们厌恶的工作,等待退休。管理大师马库斯•白金汉(Marcus Buckingham)在其畅销书《你需要知道的一件事》(The One Thing You Need to Know)中直言不讳地指出,“确定什么事情是你不喜欢做的,然后停掉它。”

5.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鼓舞人的话我们已经听了不少:跟随你的天赐之福;跟着兴趣走,钱自然会来。总之,最重要的是,永远不要忘记斯坦利所指出的:如果你有足够的创造力,能够选择一个理想的职业,你就能够取得极大的成功。杰出的百万富翁是那些选择了他们喜欢的事业的人。

6. 找到“真实的自己”

从 事不适合自己的工作会令人疲劳、紧张,效率低下,表现不佳。你需要找到真实的自己并与之保持一致。如果需要,你可以向职业顾问咨询一下,或者读一读关于人 格类型的书籍。在《百万富翁密码》中,我指出16种基本的人格类型,可以帮助未来的百万富翁们坚守梦想。白金汉的《发现你的优势》(Now Discover Your Strengths)也可借鉴。找到真实的自我,然后努力去实现自我,永远不要回头。

7. 投资“自己的公司”

替 别人打工累了吗?你可以自己创业。读一读罗伯特•清崎(Kiyosaki)的著作《富爸爸,穷爸爸》(Rich Dad, Poor Dad),或者《 EBay傻瓜也能》(EBay for Dummies)。你可以开一家餐馆、干洗店,或者金属回收站。斯坦利的百万富翁名单中有许多人都是因为抓住了别人错过的机会。而且记住,大多数百万富翁 都是为自己工作,积累自己的财富。

8. 富有激情

做一个有信仰的人,倾听内心深处的呼唤。不管它是爱情、 亲情、爵士乐、艺术、高尔夫、写作、垂钓、发明还是慈善,都是你的天赐之福,无价之宝。我的精神导师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pbell)说过,“跟随天赐之福,你就会收获幸福,不管有没有钱。而追逐金钱,你可能会失去它,最后一无所有。”坎贝尔是《千面英雄》(The Hero of a Thousand Faces)一书的作者,他的着述还是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创作《星球大战》(Star Wars)的灵感来源,你看,他也具有百万富翁的心智。

9. 活在当下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每天“跳着踢踏舞”去工作。他曾经告诉一群内布拉斯加大学(University of Nebraska)的学生,“我每天起床后都有机会做我最爱做的事,天天如此。如果你们想从我这儿学到什么,这是我能给你们的最佳建议。”接受这个建议 吧。我们都要活在当下,尽情尽兴地过好每一天。

10. 改变世界

这也许是成为百万富翁的关键秘密,即使你 现在还没什么钱:我们都有一些日常的压力,它要求我们在爱人、家庭和客户、老板之间,在我们今天的小世界和我们的未来之间找到平衡。百万富翁梦想使这个世 界变得更好,他们心中有一个对所有人来说都更好的明天。他们喜欢帮助别人,在精神上和金钱上同时富有。我敢打赌你也有一个梦想,某种真正能使你的灵魂感到 满足的东西。发现你生命的真正意义,超越你自己。你也能够成为一个百万富翁并改变世界。

记住,能否成为百万富翁完全取决于你的内心。只要端正态度,找准感觉,相信自己,你就是一个百万富翁,你就已经很富有了。你已经有了百万富翁的心智,金钱将随之而来。真的,就这么简单。

PAUL B. FARRELL

(本文译自SmartMoney)

你的应急基金够用吗?


觉得自己存起来用于度过失业阶段或应急的钱够吗?再想想,真的够吗?


由于就业市场持续低迷,食品和汽油等必需品价格高涨,不少人的应急基金都跟不上现实的步伐了。然而,即使在经历过办婚礼、生孩子、买房子或生病住院等人生大事之后,很多人依然没有调整自己的应急基金规模。

匹兹堡国民银行(PNC Bank)执行副总裁及分行负责人托德·巴恩哈特(Todd Barnhart)表示,以前的说法是,人们应该准备三到六个月的生活费作为应急资金,但如今,很多人需要九个月到一年的生活费才够应急。

现在平均的失业周期接近40周,也就是说,即使你存够六个月的生活费,也很可能在找到新工作前就花得一干二净。除此之外,房价下跌和银行紧缩的借贷政策让许多家庭在发生财务危机时更难获得以住房为抵押的借款。

根据Bankrate.com网站2011年的一项调查,有46%的美国人没有存够相当于三个月生活费的应急资金,只有24%的人存够了六个月以上的生活费用于应急。

Bankrate.com的资深财务分析师格莱格·麦克布莱德(Greg McBride)说,“我认为,有四分之三的美国家庭需要增加存款。如今的经济环境已经发生变化,即使拥有较大缓冲资金的人群也需要扩大应急基金的规模。”

当然,存够一年的应急资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首先,把每个月的房贷支出或租金、保险、公共事业费、食品、服饰、汽车类消费等账单汇总起来,看看自己生活九个月到一年究竟需要多少钱。

麦克布莱德说,然后研究一下可以先从哪里削减开支。这也许意味着外出就餐减少,度假预算降低,以及削减其他一些无关痛痒的花销。省下来的钱可以帮你弥补应急基金的缺口。

新泽西州劳伦斯维尔市(Lawrenceville)理财顾问肯·韦恩加顿(Ken Weingarten)说,此外要记住一点,每年的存款底限要增加3%到5%,防止通货膨胀侵蚀自己的应急基金。

韦 恩加顿说,如果削减开支还不能满足应急资金的最低要求,那就要考虑暂时减少对个人退休账户或401(k)投资计划的每月缴款额,用这部分钱来补充应急基 金。要为应急基金设定一个每月的最低存款额,但不要让401(k)的个人缴款金额低于让公司补齐全额的水平。一旦应急基金达到预定目标,就可以将退休账户 的每月缴款恢复到先前的标准。

还有一个问题:把这些钱存在哪里?巴恩哈特说,“这部分资金应该随时可以提取,流动性要好,但又不能想用就用。”

坏 消息是,银行存款账户和定期存单是应急基金一个显而易见的选择,但其利率依然接近于零。人们可以选择通过一家网上银行开立账户,那里的利率水平一般要高一 些,也往往没有最低存款额要求或每月收取管理费。这个网上账户最好不要跟支票账户同在一家银行,从而降低自己不必要地从应急基金转账以支付日常账单的可能 性。

美国Ally银行近期的网上存款账户利率为0.84%,犹他州CIT银行的利率为0.85%,而全美的平均存款利率为0.1%。

另一个选择是所谓的阶梯式定期存款。举例而言,你可以把一小部分资金存成六个月的定期存单,利率相对低一些,把大部分资金存成收益率较高的九个月或一年期定期存单。

你还可以把一部分存款放入罗斯个人退休账户(Roth IRA),这种存款是免税的。举例而言,可以把从个人退休账户或401(k)计划削减的每月缴款额投到罗斯账户上,这样一来,这部分资金还能用于投资。韦恩加顿说,如果需要钱应急,从罗斯账户提取本金不会罚息。

RACHEL LOUISE ENSIGN
华尔街日报

Sunday, June 17, 2012

Why money matters in marriage

Financial goals and priorities need to be set together
THEY say that love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gredient for a successful marriage. However, money (which some people say isn't everything) is also a vital component for a sustainable matrimonial union.

Dinesh: ‘When you take the comfort out of the comfort zone, the marriage won’t sustain.’
 
“People marry and hope for an eternal comfort zone. But when you take the comfort out of the zone, the marriage won't sustain,” says divorce lawyer Dinesh Kanavaji.

According to a 2004 study commissioned by SmartMoney magazine, some 70% of couples surveyed talked about money at least once a week, while 36% of men and 40% of women admit that they lied to their spouse about the cost of what they bought .

Indeed, knowing how to manage your finances and working them out together is important for a successful and sustainable marriage. But this can be a feat that's easier said than done.
The following are some financial mistakes to avoid in a marriage.

Failing to plan
Unfortunately, many couples go into a marriage not planning for the financial obligations that come into play when running a home.

Foo: ‘Everybody needs their space, but in a marriage, financial decisions need to be shared.’
 
The pitter-patter of little feet in the house or a job loss can put a real strain on a marriage if there is no financial planning for the change in circumstances.

“Many people, especially young couples, go into a marriage feeling very optimistic about the future and believing that things will only get better,” says Robert Foo, who is the managing director of MyFP Services Sdn Bhd, a licensed financial planner.

“It's not that things won't get better but will it be better for you? Things are constantly changing. Today you may have a cushy job, but tomorrow you might be retrenched!”
Of course, one could always try to find a new job.

“You can get a new job but will it be the same for you,” Foo asks.
AmBank wealth management head Joshua Lim says couples should plan ahead for such circumstances.

“We always advise our clients to have accessible cashflow or savings of at least six months to help buffer against difficult times like if you lose your job,” he says.

Unworkable account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things for married couples to do after getting married is to set up a joint bank account.

“If you believe in sharing and planning together, then it doesn't matter,” says Foo.
Lim notes that with the high cost of living today, it's common for couples to “pool their resources” via a joint bank account to better manage their finances and spending power.

Financial planner Wilson Low points out that having a joint account makes it “easier to manage.”
“However, having a joint account also means one spouse is able to take out money as and when desired, which may not sit well with the other partner.”

“Both parties may be more comfortable with separate accounts and be free to access their respective accounts whenever they want,” enthuses Low.

Unhealthy spending
Problems tend to arise when one party happens to be a frugal spender while the other spends money like water.

“Buying that BMW might sit well with the husband but not with the wife,” says Foo, adding that a couple's spending habits should not be so bad that it disrupts their long-term goals.”
Dinesh concurs that bad spending habits can easily lead to divorce.

“For instance, a husband goes into a business deal, but things go wrong and he loses everything. The wife then wants out,” he says matter of factly.

Low says it's vital for couples to discuss their problems as soon as possible.
“Never put off till tomorrow what you can do today. If there's a problem, deal with it immediately. If you put it off, it's just going to escalate.”

Keeping secrets
Keeping financial secrets from your spouse can also lead to a break up in marriage. Says Foo: “Everybody needs their space, but in a marriage, financial decisions need to be shared.”
Low says hiding that ridiculously high credit card bill or taking money out from a joint account without your partner's knowledge can lead to unwanted consequences when your spouse discovers what you've been doing.

“You should be as open as possible from the beginning. If you can't trust your husband or wife, then who can you trust?

“Also, how is your partner going to trust you again when it is discovered that you've been doing things behind his or her back? Marriage is about trust. Keeping secrets will only doom your union, sooner or later.”

Thestar

父亲理财 从白手起家到黄金年华

俗话说“养儿防老”,不过要达到这个目标,父母亲得先付出长达20年的努力,将孩子抚养成人。
今天是父亲节,三名理财专家将为不同年龄层的父亲 提出适合他们年龄的理财建议。

年龄介于20岁到30岁的父亲- 趁年轻买各类保险

 独立个人理财顾问公司星融(SingCapital)总裁谢诏全指出,理财规划可根据人生周期来划分成几个阶段。年龄介于20岁到30岁的父亲正处在所谓的“事业起步期”,他们的收入不高而负担也不重。由于还年轻,他们在投资方面可承受更高的风险。

  谢诏全说:“只要严于律己不要成为月光族,就可存钱投资,为买房做好规划。”
  在保险方面,他建议父亲们趁年轻购买人寿保险,以锁定低保费,并动用公积金保健户头购买医药保险以保留现金。至于投资方面,如果没有时间或是不懂得如何进行,他建议采用“懒人投资法”,即每月将至少100元用于固定投资,以及通过投资信托基金,让基金经理帮你投资。
应为新生婴儿投保

   华侨银行财富管理副总裁华素梅农(Vasu Menon)则指出,这个年龄层的父亲应为财务规划打好基础,例如存放一笔相等于六个月开支的紧急资金以备不时之需、储蓄一笔孩子未来的教育基金,以及确 保自己和孩子有足够的投保额,包括房屋抵押贷款保险。有了房屋贷款保险,若家中的经济支柱发生意外或患上突发病,房屋贷款将不会因此而违约。

  华素梅农也强调为新生婴儿投保的重要性,因为幼年的孩童是最容易生病及发生意外的。
年轻父亲应为自己买保险

  在其他保险方面,大东方新加坡总裁邱甲祥表示,年轻父亲首要考量的是为自己购买保险,因为当家中经济支柱不幸发生意外时,保险可确保家人的生活素质维持在合理水平。目前市面上有许多针对不同需求的保险产品,对于有意投保的父亲,他建议他们向专业理财顾问寻求咨询。

  邱甲祥指出,最重要的保险分别为人寿、医疗及意外保险,而且投保额建议为父亲年薪的10倍到15倍。人寿保险方面分成定期保险和终生保险,定期保险较为便宜,不过只在投保期内给予保障,终身保险则另外包含储蓄元素,为投保人提供一生的保障。

  新加坡的医疗成本相当高,一旦患上重大疾病,将大大增加财务负担。此外,患病者赚取收入的能力或许会因为他的残疾而受到影响。因此,邱甲祥建议父亲购买可减轻医疗成本负担及给予收入补贴的医疗保险。

此外,每名家庭成员也应该有足够的医疗保险,以抵消部分或全数突发的医疗与住院开支。另外,严重疾病保险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因为当查出患有严重疾病,患者将得到一笔一次性赔偿金,可用来应付其他生活开支。

  邱甲祥还建议父亲,在确保财务保障完善后,开始规划如何为孩子的教育和自己的退休生活做准备。他指出,为退休做好准备是相当重要的,这将避免在未来加重即将成家立业的子女负担。

年龄介于30岁到40岁的父亲-建议购买房贷保险

  谢诏全指出,这个年龄层属于“成家立室期”,由于考虑买车买房及抚养孩子,这个阶段的开支将提高。如果在上个阶段打好基础,这个阶段就会比较轻松。

   除了上个阶段所提及的事项,这个阶段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要为房屋贷款。谢诏全建议这个年龄层的父亲先了解自己的负债承受度,然后了解不同银行所提供的 贷款配套,以免付出过高的利息。他也建议购买房屋贷款保险,并采取和上个阶段一样的“懒人投资法”,或是购买储蓄保险,为孩子的教育做好准备。

  华素梅农则指出,这是父亲规划如何储蓄足够孩子教育与自己退休资金的时候。他们可在这个时候进行投资,以抵抗通货膨胀并使财富有所增长。

  他也指出,由于这个年龄层的父亲在事业上应该已有所成,可承担更昂贵的保险计划,因此是时候提升现有保险计划以确保自己和家人有足够的保障。

年龄介于40岁到50岁的父亲-为退休加紧准备财务

谢诏全将这个年龄层形容为“收成期”,即收入渐增、子女慢慢长大成人的时候,不过这也是为退休加紧准备财务的时候。他说,如果在上两个阶段已打好基础,这 个阶段就会更为轻松。但也有很多父亲选择在这个时候买入更多房地产,一来可做房东收租来补贴退休金,二来可将房子留给下一代。

不宜承担过高投资风险

  华素梅农则指出,这个年龄层的父亲由于即将退休,因此必须格外小心保存所累积的财富,不宜承担过高的投资风险。他们也应该要维持健康的体魄,并存放相当于12个月开支的紧急基金,以防被裁员时措手不及。

  邱甲祥建议父亲们在这时候和财务顾问一起全面检讨现有的财务计划,以确保计划仍符合时宜。

  他说:“人生残酷的事实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可积累储蓄的光阴将减少、提供保障的保险产品保费也将随着提高,因此还是建议父亲们趁年轻做好财务规划。”


年龄介于50岁到60岁的父亲-应准备六个月开支

  谢诏全指出,这个阶段为“退休期”,即使还没退休,也要有所准备。他说:“人算不如天算,所以当身体还健康及有足够预算时,应购买足够的保险来保障家人的未来。”现阶段最重要的是通过立遗嘱做好财产分配。

  由于在这个年龄段容易被裁员,因此他也建议父亲们准备至少三到六个月的开支为准备金。
  华素梅农也指出,这个年龄层的父亲在投资理财方面应采取较保守的策略,例如购买年金产品及投资于债券和高股息回报率的股票,以便在晚年取得固定收入。他也建议这个年纪的父亲转住较小的房子以便取得更多现金来养老。

父亲节礼物:黄金年华获黄金

  今天是父亲节,三位理财专家也分享了他们心目中理想的“父亲节礼物”。
  谢诏全指出,最好的父亲节礼物莫过于和爸爸共度美好时光,若想要送爸爸实际的礼物,他建议动用公积金保健户头为爸爸购买医疗保险,无需以现金支付保费。

  华素梅农则建议孩子送爸爸黄金,因为黄金的价值在长期内将继续上涨,爸爸在步入黄金年华的时候可选择将黄金卖掉,将取得的现金用来养老。

  邱甲祥则认为,子女们可考虑为父亲的退休生活准备一笔储蓄,以确保他在退休后仍可过着舒适的生活,这是回馈父爱的一种做法。他指出,为父亲进行储蓄有几个方法,除了将现金储蓄起来,也可填补父亲的公积金特别户头和退休户头,协助他购买年金产品。

  邱甲祥说:“尽管如此,对于父亲来说,无论孩子送什么礼物他都会同样感到高兴。这份礼物可同爸爸的兴趣、喜爱的食物等有关。不管是什么礼物,重点是孩子的心意,因为这体现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