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06, 2012

与钱共舞

塔木德说:“金钱可能是个慈悲的主人,同时也是能干的庸人。”
“赚钱不难,用钱不易。”
“有钱是好事,但是知道如何使用更好。”
人生有两大悲哀,一是人死亡之时,所赚的钱还没有花完;另一则是赚来的钱都花完了,却离死期很遥远。
不管是“人死了,钱还在”的痛苦,还是“人活着,没钱了”的痛苦,每个人都希望实现一生的富足与无忧。
周围总有人把生活的不快乐归咎于:“我没有钱,所以我不快乐”、“我要是能买一套自己的房子我就快乐了。”
事实是,当有了房子后还会想要更大的房子和更好的车。
很多人有了钱以后发现自己还是不够有钱,始终得不到快乐。

越多越好?
有了钱就会快乐,还是快乐了就会有钱?很多人希望钱是越多越好,但越多越好的概念是什么?他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越多越好?是因为他们认为钱越多就会越快乐。
美国的经济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一个杜会调查,问题是:你的一生需要多少钱?几乎所有人回答的数字,都远远大于他们现实里能力所能累积的存款数额。
如果人们真的要累积到他们所估计的数字,大部分的人起码要工作到200岁,很明显,这是不可能的事。
问题并不在你手中有多少钱,或者还欠多少钱,而是在于你对这个数目采取什么看法。
有人说上天很公平,给每个人一张空白支票,任由你填,结果有人就拼命在整列数字后面加零,可是忘了第一个数字,结果得到得支票还是零。
到底第一个数字代表什么?是名利,是健康,是爱情,还是亲情?其实不管答案是什么,都代表生命的意义。

主动支配自由选择
当钱让我们的生活和人生价值与目标维持协调一致时,钱就能在增加快乐上发挥功能。
但是要进入到这种人生境界之前,我们得先了解:
●我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哪些事可以让我们感到幸福快乐?
●我们的人生价值观及目标是什么?
当人们去了解哪些事情会让他们感到快乐时,会更专心于工作以及管理财富,结果就为成功创造更多的机会,往往也就会让财富增加。
当然,向前瞻望常是充满兴奋刺激的,伸长脖子期待并描摹未来的前景,也确有兴味在其中。
可是却不要让明天的美梦赶走了今天和你眼前所能获得的快乐。
总之,我们要和钱保持的关系应该是主动支配,自由选择。
用钱之道并非是节制花钱,而是将你的身心从物质的原始积累中解放出来,真正去购买爱与快乐,而不是被动的发泄。
因为钱只有在支撑人“活得更好一些”这个愿望时,才具有价值。
离开了人的愿望,钱就会变得跟废纸一样,毫无意义。

懂得管理才有快乐
你应该晓得,一个人必须懂得管理自己的钱财,然后才有快乐可言。
我并不是说“赚钱”,而是说“管钱”。这两个词大有分别。
至于“管钱”,我也不是说要你像一只看门狗般虎视眈眈地望着支出表,更不是要你把大笔钱积攒起来或作高风险投资。
最重要的是你应该在心理上分配安排好你所有的金钱,而非让这笔数目反过来控制了你。有很多人就是一生做了金钱的奴隶,让金钱把他们思想和心灵都辖制住。
其实钱的运用,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它本身就是一种力量的像征,代表着你的支配能力和购买能力。
我们要如何在赚钱与花钱的矛盾中得到平衡?当我们费劲心思赚钱的当儿,是不是也应该要花些时间学习如何与钱共舞?
在钱面前,说几句漂亮话是很容易,但像与狼共舞一样与钱共舞,做到进退有据、舞步不乱、章法井然, 不是件容易事。

学用钱一辈子功课
有钱的人很多,但未必都能收放自如地驾驭金钱。
都说金钱不是万能的,但人们却常被“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所奴役,都说钱财是身外之物,但有人却殚精竭虑拼却小命来赢取财富;都达观道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活着的时候多如司马迁说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生命有限,金钱无限。人往往只知道用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限的物质财富,到头来却成了被金钱所累的守财奴。
聪明的你不应该单单是用有限的生命去创造财富,还要懂得享受金钱所带来的乐趣。
学习用钱,是一辈子的功课,观照出每个人对生命的价值观。
用一颗平常心来看待金钱,那么在共用财富的同时你便能找到生命的价值。
 
罗凤琴/南洋商报

富脑袋=富口袋

穷人,富人,简单四个字,却创造了世界的分化格局,而且造就了穷人永远比富人多的真理。
至于什么是穷人和富人,那可就是各有说辞。
富人的成功,穷人的平庸,二者之间究竟有什么秘诀和不同?

界限是很难定的,虽然物质是决定穷人富人的决定因素,但是就像一句话中说的穷人中有最富有的人,富人中有最穷的人。
可是大多数穷人看富人只看到了富人的口袋,而不是看中富人的脑袋。

一个人贫穷,主要是脑袋贫穷。想过富有的生活,要先有富有的思想。脑袋富有,口袋就能富有。
拥有富有的思想,就能远离贫穷……为什么这个世界有人月收入比你高100倍、1000倍、1万倍?难道他们比你聪明100倍?1000倍?1万倍?也许你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你应该了解成功者都做对了什么!
有人只看到别人富有的结果,却没有看到取得这些结果的过程和起点。

结果:财富
过程:机会、知识、技能、方法
基础:野心(梦想、理想)--观念


野心(梦想、理想)的基本概念是:某一时期人们潜意识当中,最想要、最想得到的东西。
我们说:观念——是人生转变的基础和起点,是有他一定的道理的。法国有位贫穷的年轻人,巴拉昂,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成为媒体大亨,跻身于法国50名大富翁之列。1998年他去世后,将自己的遗嘱刊登在当地报纸上说:我也曾是穷人,知道“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的人,将得到100万法郎的奖赏。

穷人最缺野心
答案五花八门。大部分的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金钱。
另一部分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机会、技能……但没有人答对。
4万8561封来信中,有一位叫蒂勒的小姑娘(9岁)猜对了巴拉昂的秘诀。她和巴拉昂都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野心。野心是永恒的特效药,是所有奇迹的萌发点,某些人之所以贫穷,大多是因为他们有一种无可救药的弱点,即缺乏野心。

不敢抓住机会
试想:一个人连想都不敢想,他能迈出那一步吗?能付注于行动吗?给他机会,他能抓住吗?恐怕他连要也不敢要。
我们常说,机遇是为有准备的人出现的,其实各种机会就在我们的身边,只是很多时候我们看不见,又或者即使碰上了,也会因为害怕失败不敢去把握。
实际上,风险与收益是一个共同体。
只不过,所有成功的投资者都是优秀的“风险管理家”,他们不会因为害怕风险而放弃千载难逢的赚钱机会,当市场上出现了一丝光芒时,他们看到更多的将是希望。
或许你会说“我遇上的机会没别人的好,我的机会风险很大,别人的好像更稳更好”。
害怕风险的人永远只会被“等待”束缚脚步,他们所期盼的“没有风险的投资机会”根本不可能发生。

穷人富人 两个层次
穷人和富人我觉得应该是两个层次。
一个是金钱层次。穷人,金钱的匮乏者,努力工作为了一日三餐,挣的钱永远没有要支出的多,一生中只为了生存而奔波的人。
至于为什么贫穷那原因更是数不胜数?简单分两种,一种是自然条件造就的贫困,是无奈的贫困;第二种就是本来可通过自己努力改变生活,但出于很多原因没有去做去改变,整日怨恨世道不公的人。
另一个是思想层次。通常对富人之所以能致富,较负面的想法是认为他们运气好或从事不正当的行业;较正面想法是认为他们更努力或克勤克俭,但万万没想到,真正的原因在于他们的理财习惯不同。
投资致富的先决条件是将资产投资于高报酬率的投资标的上。而存放在银行无异于虚耗光阴,浪费资源。

创富条件 同一跑线
其实在投资理财更多关键环节上,穷人与富人在创造财富条件上,是处于同一起跑线。
穷人如果可以改变一些原来故有的思维模式和理财习惯,那么很有可能,在财富的前进道路上,他们将重新站队。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说过“种下行动就会收获习惯,种下习惯便会收获性格,种下性格便会收获命运。”果断决策的习惯对富人来说非常重要。
穷人为什么穷:表面上缺乏资金,本质乏野心,脑子缺乏观念,机会缺乏了解,骨子缺乏勇气,改变缺乏行动,事业缺乏毅力。想改变自己命运就要从现在开始。
所以,观念不变,你不变,观念在变,你在变。观念识别机会,选择决定命运,努力改变生活。
我们之所以不是富人的后代,是因为我们的长辈从来也没有想过如何成为富人。
我们现在不是富人的后代,但我们可以成为富人的祖先。
 
罗凤琴 /南洋商报

Sunday, February 05, 2012

女人25.35.45幸福理財法

由《經濟日報》出版,資深分析師梁彥平綜合女性思維及多年投資經驗,分享一套專為女性而設的幸福理財法。不論你是25歲青春美眉、35歲輕熟女、45歲花樣熟女或55歲黃金熟女,都能找到適合你的投資建議。以下是簡短的說明,各階段女人的基本理財原則:

 ★25歲:養成記賬習慣
 這個年齡或只是剛踏足社會,但最好能從此養成記賬習慣,嚴控開銷免揮霍,清楚知道每一分錢的流向,一旦需要節制時亦知道該從何下手才最明確。
 月薪可如此分配:置裝費(10%)、三餐費及交際費(30%)、交通費(5%)、保險費(10%)、投資(20%)、房租(25%)及現金(0%)。
 若沒辦法將每一個開銷都記賬,至少要把所有開銷維持在固定且合理的比重內。
 但若有負債,建議先把負債還清再談理財。

 ★35歲:優先買房最實際
 對已婚的輕熟女而言,倘若夫妻雙方長輩,有足夠財力支援購屋基金或贈予現成房產,就可暫緩購屋計劃,否則已婚者的買房需求絕對比單身者來得更急切。
 不過在房價高漲的環境下,上班族想要靠薪水買房,或有點難度,但相較其他理財工具,買房卻是實實在在把錢存下的最佳管道。
 買房時最好首選:鄰近好學區、交通要便利、具增值潛力及要慎選時點。

 ★45歲:堅守比例妥善運用
 無論家庭主婦或職業婦女,規劃資金時可把70%列為固定開支,包括家庭開銷、孩子教育開銷及父母孝養金等。
 余下30%可歸納為可投資資金,包含基金(20%)、股票或期權(20%)、房貸及換屋準備(30%)、保險(20%)與保值型商品投資(10%)。
 要遵守一原則就是:“各開支項目,在自有比重內妥善運用,不可相互挪用,也不能動用到可投資資金”。
 也就是說,不能因為孩子想要補習更多科目,就挪用保險費來支援;也不能因為家庭開銷過大,犧牲掉孩子的教育費。
 每項固定開支都有它存在的必要性,規劃好之后,就要想辦法控制在設定比重內,不宜任意改變,讓生活失去平衡。

 ★55歲:強化資產配置養老
 這階段大部分人的經濟負擔減輕,手上也累積了一些資金,接著就是規劃退休的時候,才能在60或65歲退休時不為錢煩惱。
 但現在很多人在年輕時就已為退休綢繆,只要有多余的錢當然最好可提早規劃。
 建議可分為債券(25%)、股票(20%)、房產(20%)、保險(15%)、基金及黃金(10%)與其他投資,以達到有固定收入和錢生錢的效益。

中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