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28, 2012

你掉入危机当中吗?

很多人喜欢给自己立下理财目标,像是:股票赚三成、买房、加码医疗险等等,不过,我认为,在订下所有远大目标之前,应该要懂得理债,再来谈“用钱滚钱”会更实际。
卡债、房贷等消费性贷款已经造成你的负担了吗?
曾有一段时间,向银行贷款超前消费非常流行。当时,很多人抱着不贷白不贷的心态而先贷了花着再说,结果一些贷款数额较大、盲目超前消费的贷款者,贷款花得差不多以后,还款的巨大压力日渐显现,于是只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你的债务支出是否超过负荷?大多数人处理债务的方法都是账单来几张,就缴纳多少还款,但是对于负债比例完全不清楚。
很多人以为债务只要在掌握之中,按照既定计划就能清偿完毕。不过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造成财务危机的原因很多,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入高负债的循环噩梦。

检视债务
你是否欠债过多?
负债与收入比率(负债金额/收入=负债比率)可反映出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人的财务状况是良好还是欠佳。如何简易快速判断自己的负债与收入比率?
请把你每月的非住房支出加起来,然后用这个费用除以月收入,便可得出你的每月非住房负债/收入比率。举例:每月总收入是RM5,000,每月负债是 RM1,250 (包括信用卡账单、汽油、汽车分期付款等),1,250/5,000X100=25%;所以负债与收入比率是25%。
假如你的非住房总负债是10%或以下,你的财务状况便十分良好;假如你的非住房总负债是10%到20%之间,你便很有可能获得更多的贷款;但当你的总负债接近20%,你便可能有需要减轻你的债务负担了。

除了利用负债与收入比率方便算出负债比率是否过高之外,根据发卡组织VISA的研究,他们还提出“28/36定律”,也就是每月的家居总负债不应超过总收入的28%。而总负债,包括住房及其它所有费用,则不应超过总月收入的36%,而且负债总额不要超过个人的净资产。
换句话说,如果你个人或家庭目前的负债比例已经高达40%,就已经超过警戒线,你必须捉紧检视债务的状况,及早通过一些财务调整来缓解还款压力。

千万别碰地下钱庄
负债的人,首先不要心慌意乱,好好仔细列出自己的问题,并谨慎评估自己的财务状况。毕竟,没有觉察力的人,永远没办法解决负债。
负债的人必须翔实列出所有资产与负债明细,如果有房贷就需注记房价现值多少;有车贷,就需注明车价现值多少。当然,生活费、教育费、保险费等所有收支状况也要一并清楚罗列。
如此一来,也能从中得知自己何时负债、为何负债,进而请他人帮助你解决负债的问题。

沦落到去地下钱庄借钱的人几乎是走头无路的人,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地步?这些人平常在做些什么?
向地下钱庄借钱的人应该自己承担过错,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不是交给地下钱庄处理!

理债6步骤
提醒有理债需求的人们,必须先衡量自己的还款能力,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理债方式,成为聪明的理债高手,生活才不会被负债拖垮,还可因资金运用得当,获得更多财务自由。
对想要聪明理债的人们,这儿提供6个理债小步骤:

1. 衡量自己的还款能力:消费者请切记,必要时才借,非必要时不要借,同时考虑自己的还款能力,并建立正确的消费观。
2. 货比三家:消费者除了比较实质利率外,别忘了还要比违约金、逾期利息、服务信誉等实质利率以外的项目。
3. 了解权益:贷款后一定要保留借据契约影本,关心重要约定事项,也了解自身权益。
4. 注意还款日期:该还的借款是一定要还的,注意还款日期,如果一时之间还不出来,也要主动与银行谈,以免影响信用。
5. 千万不要以债养债:以债还债,债仍存在,最后陷入恶性循环的负债陷阱中。
6. 少用高利率的负债商品:高利率商品只适用于救急而不救穷,借短不借长;如有收入,请赶紧优先偿还。
负债一族还要特别注意贷款人的风险保障问题。比如,如果你是贷款买房的,则最好在贷款同时,购置一份房贷险。如今的房贷险,既是对房屋本身有财产性保障,又是“保证还贷责任保险”。

勇于面对债务
此外,一定要有家庭备用金的概念,无论你负债额度有多少,负债比例占到家庭收支的多少,一定要留出一块流动资金作为家庭的紧急备用金,大约为家庭月开支的3~6倍为宜。
如果负债比例特别高的,这个备用金指数还应提高。
负债其实并不可耻,可耻的是不敢去面对债务,以及不会运自己力量去迎战负债!如果能够以诚信及负责任的态度迎战负债的话,那么,你绝对可以东山再起。

文:罗凤琴/南洋商报

有多少时间投资?

对于投资者而言,时间至关重要。然而,投资者常犯的一个错误却是:误算自己的投资期限(investment horizon)。

  投资目标可分为两个模式:最终价值(terminal value)与提取价值(withdrawal value)。

  这两者看似一样,但实质上有很大区别。

  最终价值——在投资几年后,利用投资成果去实践财务目标,例如在20年后还清房屋贷款。提取价值——在投资几年后,开始逐步从投资成果中,慢慢提取款项以达到财务目标,例如在20年后退休。

  前者没有后续,但后者的后续工作就长了。除非你的资金非常雄厚。

  以上述情况举例。假设你希望在步入退休之际就不再投资(即没有后续),并且在退休期间享有相等于目前3000元的每月生活费。

  假设每年的通货膨胀率是3%。在不留下遗产、不面对任何紧急开支的情况下维持20年的退休生活,依你看,在退休之际,你必须拥有多少现款呢?

  答案是:$1,763,695。

但如果你选择在退休期间继续投资(即后续工作),而退休后20年的投资,每年都可以取得7%的回报率(其他假设依旧),那么在退休之际,你应该拥有多少资金呢?

  答案是:$918,989。

  前者较后者几乎多出一倍!

  再回到当下,从现在到退休,你认为哪一个数目比较容易达到?

  对一般人而言,为退休所作的投资,并非步入退休后就可停止。关键在于那退休后的20年里。你的投资时间究竟有多长?这是一道在风险分析(risk profiling)文卷上常见的问题。

  任何投资目标,对投资者的风险分析,一般可从三个角度去测试,而且必须综合起来看。

  一、承担风险的需要。

  你必须取得怎样的回报率,才能够如期实践投资目标?既然天下没有免费午餐,那么越高的风险才有可能得到越高的回报率。在确定自己需要的回报率后,便能知道自己的投资必须多激进。这个步骤算是客观的分析。

  二、愿意承担的风险。

  投资出现的账面亏损,超出多少百分比,才会让你突然中断投资?

既然人并非完全理性的动物,这个步骤是主观的分析。能承受更多的账面亏损,越能选择更激进的投资,才可能取得更高的回报率。

  三、承担风险的能力。这个步骤有两个部分:资金与时间。

  如果在任何时候,你的投资亏损都不会严重动摇你的财务健康,那你便能够承担更高的风险,选择更激进的投资,争取更高的回报率。

  而如果你的投资期限够长,你便有充足的能力缓冲熊市的来袭,同时能借助复利增长来提高实践目标的可能性。这个步骤,主观与客观兼备。

  回到上述的退休例子。如果你有办法在接下来的20年内获得176万3695元,那么从此刻开始,你的投资期限便是20年。如果你只能在这段期间取得91万8989元,那么你的投资期限很可能就是40年了。

  过去十年的全球市场动荡,或许让谨慎的你心有余悸,不敢奢望接下来的数十年。肯尼思L.费希尔(Kenneth L.Fisher)在近期的一部新作《市场永远记得,但人总是忘记》(Markets Never Forget,But People Do)中,引用了大量的历史数据、考察与论述,对每一名善忘的投资者都有非常“醒目”的帮助。

  作为总结,我举其一。他说:十年的平稳股市,并不意味着下一个十年也是平稳股市!共勉之。

早报网/刘崇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