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anuary 04, 2009

2009年是採購年-不管經濟好壞財要理

2009年是採購年
不管經濟好壞財要理

合經濟學家和官方預測,再看看海外經濟狀況的惡化,我國經濟成長步伐放緩,幾乎是不能改變的事實。

不過,這絕對不是放棄理財的時候。

如果說沒錢應該理財,那經濟不好時,更應該理財!依今年經濟狀況,錢應擺在股票、基金、黃金、債券、期貨或其他等等呢?

2009年經濟前景黯淡、股市不振,卻是善用現金部署的時候。
財務規劃師一針見血說:不管經濟好壞,財,還是得理!

他們認為,對積極型的投資者而言,2009年不失為“採購年”。

基金經理說,馬股市大部分股票價格已吸納並反映市場利空,正是趁低撈寶、也是部署長期規劃的時機。

經濟前景雖黯淡,但財務規劃是為了長期資本回酬,只要彈性調整投資策略,理財路上還是可以通暢無阻。

VKA財富管理董事經理兼財務規劃師林俊喜回應《中國報》提問說,資產組合主要針對3大類別,即保守型、中等風險型和積極型,但最終的財務分配,胥視個人財務目標和風險承受度。

“這3類基本投資模式不變,但經濟和股市盤整之際,個人應根據本身目標,加強資產組合。”

ISI理財培訓機構總執行長黃凱順強調,不管經濟好壞,都要理財。

“理財應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在經濟面臨困境時,才開始行動。”

只不過,年底檢討過去的財務規劃,再在一年之始稍作調整或重新部署,仍是精明理財之道。

這兩位理財師都認為,對向來有規劃的人而言,目前正是加強投資組合的良機。

黃凱順說,投資是為了以后的回酬,雖然經濟沒以前那么好,但未來回酬才是最重要的理財宗旨。

加強組合良機

“不管行情如何,理財原則不變,就是‘先分配,后花費’。”

林俊喜認為,2009年經濟雖放緩,但不大可能出現全球經濟大蕭條,尤其目前各國央行都在減息,也提供銀行體系的存款保證。

輝立資金投資總投資長洪國興指出,一年內經濟環境變化大,投資者得變通採取不同的投資策略。

他說,利空不斷湧出,經濟預期將繼續走下坡,但股市大多已反映這些利空,不少股價已吸納負面消息,波動不大。

房地產景氣欠佳.發展商推配套振買氣

房地產投資涉及金額較大,不是每人都有能力投資。
持有充裕現金者,或可開始物色房地產或不動產。

林俊喜指出,房地產景氣欠佳,尤其高檔房地產,發展商一般提供優惠配套,或另類行銷來帶動買氣,投資者可加以參考。

“目前不是置產最佳時機,但可開始物色,待明年次季以后才選購建竣的現成房地產,減低潛在面對的風險。”

他建議,投資宜選擇需求強且價格合理的中檔房地產。

洪國興認為,除了部分房地產價格被炒高的熱門地點,大部分房地產價格很可能將持穩。

確認持有力

鑑于股市投資魅力和機會更誘人,他建議,除非是十分值得投資或購買的房地產,否則較明智的做法是分配資金在股市。

由于房地產投資涉及金額較大,邁利財務規劃董事經理張梅香建議有意投資者,先確認個人持有力是否足夠。

她指出,投資房地產前應考量3大因素,即投資目標、風險和房地產適銷性。

“關鍵元素,包括投資成本、預期回酬、風險承擔力、回酬期限長短等,都得逐一厘清,以免影響財務狀況。”

破解基金投資迷思.應持續定期定額策略

全球股市在過去3次牛年,正好出現重大轉折,今年股市表現或有轉機。
股票跌得慘兮兮,投資者臉色也隨著股票和基金波動而“變色”,許多人因此抱怨聲四起,有者甚至停止每月的定額投資。

定期定額的投資策略,旨在股市低檔時繼續投資累積基金單位,然后在股市高檔獲利時出場。

因此林俊喜直言,固定投資者若在此時停止投資,是最大的錯誤。

經歷股市大起大落的2008年,他認為,新一年應該提升資產組合,在低價位買入以均衡投資成本。

加碼好時機

洪國興一針見血:“基金不賺錢,是因為投資者一般都在股市高峰期才買入,反而低迷期間停止投資。”

他直言,許多人一開始的投資策略即走錯方向,正確應是“低買高賣”,但很多人卻顛倒策略,“高檔加碼、低檔減碼”,自然會賠以更高投資成本,或無法取得合理回酬。

“目前才是購買或加碼基金的時候,例如過去定額投資200令吉,如今可以增至400令吉。”

除了投資策略錯誤,另一投資迷思,是偏好過去表現佳的信託基金。

洪國興說:“投資基金應考慮未來的前景和潛能,不能單從歷史表現來作判斷。”

他建議,投資前應視個人要求決定基金種類,再選基金管理公司。

3大類投資組合
比重保守型中等風險承受度積極型(高風險)
低風險產品70%50%30%
較高風險產品30%50%70%

投資產品類別

積極型:波動性較高的單位信託、股票、期貨、黃金、房地產、外匯投資產品

保守型:銀行儲蓄如定期存款、人壽保險、銀行的保本產品、公積金、債券、年金存款(annuity)

避免重蹈覆轍.檢視財務狀況再出發

2009年已過了好幾天,如果你還沒檢視過去一年的財富狀況或資產組合,不妨花些時間回顧和估算,既可避免在新一年重蹈覆轍,也順道拋開歷史包袱,重新出發。

林俊喜建議,在一年之始先檢視個人現金流管理,再調整收入和支出,目的是提高可供支配的盈余。

他舉例,若想增加投資比重,可透過削減開銷來取得多余現金,為財富增值。

經濟前景欠佳,他建議提高儲備現金,將原本可應付3個月的金額,增至6個月。

其次,是債務管理。

林俊喜指出,儘可能清還或償還部分高利率的貸款或銀行透支,尤其應該清還信用卡欠款。

第三,就是計算個人淨財富。

“根據近年的投資組合,可從中知道自己屬于哪類型的投資者、適合哪種投資產品?”

馬股離觸底不遠
轉乾坤有機

2009年是農曆的牛年,說到“牛”,或許投資者最樂意聯想到的情況是:“牛”轉乾坤、“牛氣沖天”,最后再來個“大牛市”。

馬股市從去年308政治海嘯開始,即陸續下跌陷盤整,不少藍籌股亦跌至誘人水平。

那2009年,股市能否攀返牛勢、來個“牛”轉乾坤呢?

只是經歷過去變化多端的一年,不管經濟學家還是基金經理,皆不敢給予確切答案。

洪國興認為,雖無法預測股市的最低點,但近期海內外關鍵指數未繼續大跌,大部分股價也走穩,相信馬股離觸底已不遠。

組合:現金+產業+股票

為此,他不排除馬股在新一年“牛”轉乾坤的可能性。

但此時,民眾務必得貫徹實踐財務規劃的至理名言─“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也就是分散投資風險。

他建議投資者,在任何時候都應多元化投資組合,以分散風險,經典組合包括現金、產業和股票。

林俊喜也認為,馬股外資早在308政治海嘯后陸續撤離,大部分股項也快觸底,基金經理已開始買入,民眾不乏投資機會。

紅翻黑‧黑翻紅
年屬轉勢年

歷史數據顯示,過去3次的牛年:1997年、1985年及1973年,確實會出現大扭轉,有的是由紅翻黑,有的是由黑翻紅。

最近一次牛年為1997年,當時亞洲金融風暴剛開始蔓延,亞股盛極而衰,MSCI亞太不含日本指數在短短5個月內,慘跌41%。

但在前一年即1996年,卻是延續之前的牛市,漲幅達10%。

再上一個牛年即1985年,美、日、英、德、法等國在9月簽訂“廣場協議”,全球股市隨即觸底,並上演約兩年多頭行情。

重大轉折

MSCI世界指數單年上漲37%,此后更創造日本經濟的黃金時期,但在1984年,卻是波動震盪。

推前12年至1973年,當時爆發第一次的石油危機,油價從3美元飆漲至13美元,全球經濟和股市同陷困長達2年。

但在1972年,股市全年卻上演多頭走勢。

過去3次牛年,正好股市都出現重大轉折,這些歷史數據雖不能作為未來走勢的依據,卻在暗示,牛年轉運機會甚濃!

投資者分四大類

1. 待開竅型:向來沒有投資,但持有一些現金

由于缺乏理財和投資知識,現階段最好把錢存放在銀行,暫時按兵不動,應慢慢學習規劃財務。

林俊喜建議,此類“待開竅”者,新一年應多加留意財經新聞和理財資訊,不斷充實自己。

儘管國行減息,拉低銀行定期存款回酬,但目前平均3.5%年利率的定存,仍高于通脹水平,不失為穩紮穩打的理財工具之一。

2. 保守型:作風謹慎或多投資信託基金者

有購買單位信託的投資者,主要分為保守型或較積極進取型,因為基金因投資組合不同,風險亦各異。

隨著國內外股市盤整,信託基金過去一年平均縮水30%至40%,但股市盤整之際,卻是繼續投資、發揮“槓桿”(leverage)力量的時候。

這是“拉長補短”的投資方式,在低價位繼續買入以均衡投資成本。

林俊喜指出,投資者應針對經濟局勢和個人財務目標,在新一年重新分配投資組合。

他建議增加高素質、特定領域的基金投資比重,例如房地產相關、大中華地區的相關基金。

洪國興指出,保本基金、平衡基金(各投資在股市和債市)等類型的基金,較適合較保守型投資者。

3. 股市型:投資大部分集中在股市者

2009年經濟前景尤其上半年經濟普遍被看空,但綜合專家看法,一般有投資的民眾此時可開始物色投資產品,以加碼投資。

洪國興不否認,利率趨低加上經濟前景黯淡無光,投資市場或維持動盪。

“反過來看,許多優質股、基金都跌至一定水平,這未嘗不是一種機會。牛市時,極少見到藍籌股跌至如此低廉水平。”

他指出,有人認為目前投資風險很高,也有人認為這是投資良機。

“稍為保守的投資者,可以物色股價已滑落的藍籌股,從低價位進場。”

林俊喜也說:“很多人以為保守型的投資,不涉及股市,這是錯誤的觀念。”

他建議的投資焦點,包括藍籌股和大型資本股,同時也能取得更高股息回酬。

他認為,投資股票最直接的參考標準之一,是比較股價和淨資產值(NAV)。若淨資產值比股價高,意味有關公司資產強勁,可考慮投資。

“此外,投資者宜選擇經營業務一目了然、簡單易明的公司,才能更容易掌握相關行業的變化和風險。”

4. 積極型:可承受風險的投資者

林俊喜認為,此類投資者可投資外國股市或海外金融股。

他舉例,中國經濟體佔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約50%,且股市跌幅遠比馬股大,有意者可考慮趁低買入。

洪國興認同說,海外股市跌幅顯著,可參考投資。

“應注意的是,投資海外得考量外匯風險,宜選擇貨幣呈揚勢和政經局勢穩定的國家,如此獲利機率才更高。”

他透露,簡單的海外市場投資方式,是透過本地基金經理所管理的海外基金,惟此類基金本地並不多,只有20多個。

“若是高額投資者,可透過經紀或在海外開設交易戶頭,直接投資國外市場。”

此外,跌幅明顯的中下級資本的股項,適合積極型投資者,以在相關股項反彈時,藉股價回升取得更高回酬。

掌握更多資訊.冷門產品謹慎為妙

原產品價格雖趨于揚勢,但價格也會因炒作或供需錯配而波動劇烈。
民眾普遍知道的理財產品,包括定存、單位信託、股票、產業、外匯存款等。

至于黃金、紅酒、古董或原產品等,多屬于冷門投資產品,了解或有興趣的人並不多。

原產品如橡膠和原棕油期貨,曾深受投資者追捧;黃金也視為經濟衰退時期的最佳保本選擇。

洪國興認為,原產品和黃金等投資產品未提供股息或紅利回酬,也不像上市公司般會擴充成長,相對下更適合交易而不是投資。

而且,此類產品會根據供需狀況而遭投機炒作。

他認同,不少原產品因未來供應有限,導致價格偏于漲勢,但這些投資品價格也會受影響而波動劇烈。

他舉例說,早前原棕油價格就因為短期的供需錯配,導致棕油價從漲潮中重挫。

此外,債券一般在股市表現欠佳時受落,但洪國興認為,債券殖利率和價格成反比,由于長期利率水平趨低,因此不利長期投資在債券。

大馬評級機構(MARC)首席經濟學家諾再希迪指出,經濟衰退、信貸風險日增之際,企業債券存有一定風險。

“市場高度動盪時期,政府債券相對下或是更佳投資選擇。”

現金為王?.善用才是王

專家強調“哪里跌倒、就哪里爬起來”,若入不敷出,就應該減少支出。
經濟多變,無疑這是個“現金為王”的年代。

這些現金,主要是日常開銷的儲備金,以及在機會出現時善加投資,為財富增值。

林俊喜指出,若持有太多現金,卻沒有加以善用,將錯失為財富增值的機會。

洪國興也說:“握著現金就是為了等待機會,現在就有這個機會了。”

當然,投資產品功能和風險各不同,投資前掌握箇中關鍵,才算做好投資功課,否則可請教財務規劃師,由后者代為服務。

收入分配建議
比重用途
20%長期投資(以在日后達成經濟獨立)
10%家庭規劃(供未來結婚置產,或兒女教育基金)
10%保險規劃
60%日常主要開銷

裁員風刮起.預設最糟情況

投資海外,必須考慮外匯風險。
去年的金融風暴,讓全球掀起一股裁員風,不少企業也受創關門大吉…各種負面消息接踵而至。

因此,規劃前不妨大膽假設,設想可能發生在個人身上,最糟糕的情況。

輕則生意額減少、收入受影響,重則失業、失去收入或破產等。

張梅香指出,裁員風不斷吹,投資者可設想這種情況會否發生在自己身上?一旦不幸成為風暴圈內的一員,現有資金能支撐多久?

她建議,規劃前自行提問,從中探討各種可能性和應對能力,將有助鑑定投資策略。

林俊喜則說,目前趨勢是“三少”,即賺少、花少和存少。

“此趨勢在短期內會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但長期而言,無損國人生活素質。”

黃凱順認為,若平常有規劃財務資源,若碰上行情不景、收入受影響,衝擊也不會太大。

用以應付日常開銷的后備現金,一般以3至6個月為主。

他舉例,一般生活開銷應該佔每月收入約60%,若握有5個月后備現金,足以應付5個月內的開銷,這期間應可另尋收入來源。

“若新工作的收入比過去低也沒關係,因為根據過去的分配,每月開銷只佔收入的60%,只要新收入有過去收入的60%以上,仍可應付生活需求。”

切忌盲目跟風.簡化問題重新部署

黃凱順重申,投資是為了部署日后的回酬,選擇投資產品胥視個人對相關領域的掌握。

“理財要站穩立場,切忌盲目跟風投資,如此只會衍生問題。”

他透露,許多人投資失敗或財務陷困后不願接受事實和原因,以致不能擺脫困境。

“有時候問題其實很簡單,要解決重新出發,胥視當事人肯不肯去面對。”

例子很簡單:平日駕大車、住洋房的人,若財務陷困、入不敷出,最簡單且直接的首個解決方法,就是換小車、換小屋。

不過,就是有人會放不下面子,困自己于死胡同內。

“要重新站起來,道理很簡單,就是‘那里跌倒,就那里爬起來’。”

中國報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