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風暴引發海嘯效應,各國政府無不積極採取降息措施,甚至接近“零”的空前超低水平,而大馬國家銀行近更大砍隔夜政策利率(OPR)至2%,銀行的基貸率(BLR)也跟隨調低,目前大部份國內銀行都處於5.5%。
雖然擺在眼前的“進展”有利各種借貸活動,尤其是購置產業,不過凡事有利就必有弊,產業市場仍顯得格外淡靜,鮮少人敢在這個時候“問津”。
當然,也不乏有人趁著這段時間展開產業投資活動,加上借貸配套深具吸引力,肯定能佔上“先鋒”,且聽聽花旗銀行全球消費集團抵押業務董事吳清智怎麼說。
1萬回扣的誘惑
整體而言,從去年杪開始,整個本地市場的貸款數額已呈下滑趨勢,與前期比較,今年1月的房貸額挫跌了25%,這是因為可能受到減薪影響,加上消費者都暫時停止購置產業及採取觀望的態度;另一些則靜靜等待時機的來臨,準備展開融資舉措,以待市場好轉後就能先拔頭籌分一杯羹。
不過,吳清智透露,雖然之前美國房貸市場狂瀉,不過最近的跌勢稍微獲得控制,或許可以預見這是市場好轉的“先兆”,惟一切仍未明朗。
消費情緒成推動力
他說,目前的情況來看,消費情緒反而是推動市場前進的動力。因此,無論產業多麼超值,在沒有獲得足夠消費信心的前提下,仍無法激勵產業購置活動;反之,在市道良好的時候,就算產業價格多麼高,大家卻競相購置產業。
“其實政府已通過兩項經濟振興配套活絡市場的‘買氣’,相信他們正觀察這些配套即將帶來的效應。
他指出,全球經濟市場是環環相扣的,大馬也無法獨善其身而面臨經濟下滑窘境,目前只能加緊監督市場走勢並及早作出應對的策略。
政府最近祭出的“購屋者可獲得最高1萬令吉回扣”措施,能否激勵市場買氣?對有意購屋者是否非常有利?
吳清智表示,目前國內銀行業正積極跟進這項計劃的詳盡內容,惟他認為,高達1萬令吉的利息將成為其中一項可扣除稅務的項目,而不是完全獲得1萬令吉稅務回扣。
他舉例說:“去年你繳3萬令吉稅務,並不代表今年只需繳交2萬令吉。”
至於這項政策的效益有多高,他指出,以這個單一項目來看,相信其成效不大,因為只有借貸額高達30萬令吉者,才可享有整整1萬令吉的利息扣除。
“再深入剖析,你會發現1萬令吉的利息扣除,其實或只相等於2000多令吉的節省費用。以30萬令吉的貸款與省下的2000多令吉比較,還少於1%。”
吳清智補充,目前國人不會因這項政策的推出而蜂涌前去購置產業。從另一個角度看,若發展商開出優惠的價格並給於免費的印花稅及律師費,加上廉宜的融資便利,效果或許截然不同。
“如剛才所計算的1%利好,加上發展商所開出的優惠可以高達5至7%,整個配套或節省至8%,所彰顯的效果將略為好,況且目前的利率處於空前低點。”
利息遞減的盤算
吳清智表示,還未擁有屬於本身房子的人,若是在當前尋求購置產業的機會,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只要發展商的信譽良好、屬於優質的產業、喜愛的地點及價格公道,加上發展商均給於誘人的獎勵,如豁免律師費及印花稅等,那就不妨考慮購置產業。
同時,銀行方面也推出具吸引力的配套,包括利率創下史無前例的低點。以市場利率低於基貸率1.5至2%計算,利息甚至處於4%以下。
裝修建材費降低
他說,去年無論是水泥、鋼鐵或汽油都達到高峰水平,然而當一切都回落後,相對來說,裝修或建築費都大大降低,此時進行融資絕對能取得好的價格。
貸款利率調低後,以前1800令吉供期,現在可能只需1400至1500令吉。換言之,人們的可支配收入相對獲得提高,並可供投資、孩子的教育或為接下來瞬息萬變的經濟情況而作好準備。
重審房貸配套
因此,在這個低利息的時代,財務規劃成為當務之急,包括重新審核目前的借貸配套,並尋求其他可以省卻更多利息的配套。
隨利息降低後,吳清智鼓勵有能力的人士不妨增加每個月的攤還額,除了省下一筆利息,也能縮短攤還期限。
“當本金減得越多,所省下的利率將相當可觀。”
同時,他建議人們嘗試瞭解本身的財務狀況,並從他們至親的身上獲取意見,因為他們曾經歷過類似的經驗。
“當然尋求銀行的專業諮詢也非常重要,以選擇適合本身的房貸配套。”
他指出,需要確定的事項有本身擁有的儲蓄、是否有能力給首期供款、接下來每月供款的資金來源,又或者是否有額外的兼職收入及花紅等。
浮動固定利息比一比
吳清智強調,利率的高低不應該成為選擇房貸配套時的唯一考量因素。有時候,利率低反而不是最好的,一切仍胥視本身的“條件”及“需求”。
基本上,伸縮性貸款(flexible loan)的利率將稍微高,不過卻提供更“伸縮性”的便利,因為貸款者可以將“多餘”或超出每月供款的數額放進“戶口”內。
當放得越多,而又沒有將裡頭的錢拿出來,其整個供款期間將被縮短。隨每月繳付更多的本金,整個攤還期的利息也省下不少。
他說,一般上,這個配套較為受到高收入者的鍾愛,尤其是那些超過40歲的人士,因為他們擁有較高的能力來每個月償還更多的錢。這項配套的好處是可以隨時取出額外的供款,而所需付出的代價就是得承擔更高的利息。
“當你預期近期內需要動用到一筆錢,就能將它從這個戶口內取出,以應不時之需,包括進行投資或創業等。”
定期貸款受首次置業者歡迎
吳清智補充,以目前定存處於極為低的時代來看,將錢放入這個供期戶口反而令貸款者更加受惠,加上亞洲人,包括大馬人在內,較為傾向於趕緊把供款繳清。
至於定期貸款(fixed loan),則特別受第一次購置產業人士的歡迎,因為其利率相對來說比較低,加上他們的償還能力受限。不過,如果貸款者多付每月供款,卻不能在急用時將這筆錢取出。
“這個配套的概念仍相同,在減低本金後,利息也將獲得減少。”
同時,另一種房貸配套則是符合回教形式的貸款,與定期貸款沒有多大的差別,唯一不同的是,前者有最高利率水平設限,即約8.9%,猶如對貸款者附加另一層“保護網”。
必須緊記的是,錯誤的抉擇將招致痛苦的“下場”,因為轉換配套將面對相當“沉重”的罰款,而且一般上都設有5至7年的鎖定期限。
目前本地銀行的固定利率(fixed interest rate)約為5至5.5%,比逾4%的浮動利率(fluctuating interest rate)低。
選擇固定利率的理由是在借貸的期間內,不必擔心利率可能再度走高而被迫調升,並間接受到“保護”。
他說,預見2009及2010年的困局,利率走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或許是選擇浮動利率的時候。不過,他仍對目前市場的狀況有所保留,因為其轉變實在太大,叫人難以預測。
再融資值得嗎?
隨國內利率走低後,再融資(refinancing)受歡迎程度走高。國人紛紛開始盤算房貸的利息,及尋求市場更加超值的房貸配套,以取得最大的節約效益。
雖然市場上的再融資琳瑯滿目及多樣化,不過吳清智語重心長勸告,貸款者在踏出這一步前,不妨先與銀行方面進行溝通及磋商,以期將所徵收的利率減至較低的水平。
目前再融資配套共分為三種不同的方式執行,即貸款者繳付所有的再融資費、銀行為貸款者繳付再融資費,或銀行“融資”這筆再融資費。
他透露,最受歡迎的再融資配套是銀行為貸款者繳付再融資費,因為經過計算,這種方式的受惠程度最大,而且貸款者又不需從錢包里掏出現金。
值得留意的是,一旦進行再融資,需要重新支付律師費及印花稅等,所以唯一的明智之舉是,為各別現有的房貸配套和有意選擇的再融資配套進行計算,鑑定省下來的利息是否可以抵銷再融資所需的額外費用。
除了再融資,他也指出另一種方式獲得融資,那就是申請第二項個人貸款配套。他舉例,在一個人的房貸款項快要還清的時候,卻急需另一筆錢,或許有人會採取再融資舉措。然而,他認為,其實可以儘快把房貸還清,另一方面則作另一項借貸,相信這個方式有助省下更多金錢。
租屋不如買屋?
問及市道不好及擔憂呆賬率高企,銀行方面會否在借貸方面顯得更為嚴謹,吳清智卻強調,銀行仍積極秉持“借貸”信念,惟必須借貸予“正確”的領域和人士,像如果財務上面對問題的人士前來借貸時,則將更為謹慎並給予正確的指引。
“很多人往往都作出錯誤的決定,因為他們過去沒有相關的經驗。”
他透露,當每個月的房租與供一間屋子的費用不相上下時,人們就以為已有能力擁有本身的屋子。然而,很多人不曉得,搬入一間新家後,所需繳付的費用不僅僅是房租,還包括其他的“雜費”,如火險、門牌稅,又或是購買家具的費用。一旦把所有的費用加起來,絕對超出每個月的租金。
為此,他認為,只有總收入比每月供款多上3倍的人,才考慮購置產業。當然,這還得扣除其他的“負擔”,如車貸或“大肆”刷卡的習慣。
總結
總而言之,“針是沒有兩端利”,各項房貸配套均擁有其利與弊。目前可以看到的利好是,低利率時代的降臨為融資配套注入更大的“驚喜”,不過在考量其他細節時,仍需顯得更外謹慎,並確保沒有任何“隱藏式”的條例而降低受惠程度。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