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凯顺
因此,对于出外 用餐、逛街消费、买奢侈品、旅行等的生活享受一律视为不会理财的“罪过”表现。
因此,想为自己的享乐花钱时会感到内疚,花了也心有余悸, 守着钱财却眼看别人享受时却又心里不平衡,这样理财生活岂非很痛苦? 理财,其实是教导人们如何“开心”花钱的一种消费艺术。
没有事先分 配
不论是何种消费的性质,问题并不在于消费本身,人们之所以会将这些举动和“乱花钱”、“财务问题”画上等号,无非是因为大多数的人在没 有事先分配便茫茫然作出超出能力范围的消费所导致。
如各位也想体验如何能花得开心,买得安心的乐趣,就必须为这改变先付上小小的代价,因 为日后所得的收入是必须严守“先分配,后花费”的理财原则。
此原则更可简化为“2116”的“四字真言”即:20%经济独立、10%保险 规划、10%孩子教育、60%基本生活开销(包括上述所提及的用餐、旅行、逛街、奢侈品等项目)。
理守财两码事
无论家庭 收入多寡,都可按此百分比给予配置。当该投资、短期储蓄、保障的部分都各就各位了,剩余用在日常生活的钱就应该花得潇洒、逍遥自在的去享受一番。
这 就是理财的第二原则:“该省的一分也不花,该花的一分也不省;”。如果你的60%分配确实可以让你享受优质生活的乐趣且还绰绰有余,你又何必去苦思冥想要 如何才能让自己活得符合“刻苦耐劳”的标准?
如果你纯粹是为了能省就省,毫无目标地刻苦耐劳,甚至为此牺牲了自己应有的生活水平,金钱因 只有进没有出而越积越多,那么你已不知不觉成为名副其实的“守财奴”了。但理财和守财是两码子的事,真正会理财的人是开心的,会分配的人花钱时是无忧无虑 的。
守财的人却是很难开心的,因为这些人不顺应能力内自然的消费需要,只要求坚守自己的钱财,金钱也因此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苦了自 己,也苦了金钱。
一个家庭只要有符合上述的情况,则根本没有必要因为不能符合别人眼中的“理财”标准、而放弃现今的消费习惯。
量 力而为 量入为出
教导孩子方面该强调的是量力而为,量入为出的道理,让孩子首先认识到每个人的消费能力都是有局限的事实。进而引导他们从 小学习分辨“想要”和“需要”,在能力范围内发挥他们精明消费的艺术。
当然,刻苦耐劳也不是一无是处的。尤其是处身在现今这个崇尚物质享 受的社会,刻苦耐劳的精神不知是有效制止贪念及欲望的心灵药石也是日后创业打拼及为自己长远财务目标积累财富的制胜因素。
孩子适时体验
因 此,除了教育孩子理财,父母也应当善用一些日常的生活教育去让孩子适时体验这口良药,让他们体验以平常心看待欲望与物质的追求以免日后掉入无底的消费陷 阱,不能自拔。
因为,一个人的财力是有局限的,而欲望却是可以在电光火石之间迅速膨胀的,学习控制心念远胜于控制钱财的效果。
最 后,许多消费事项本身并无好坏或适合不适合之分,只要将消费控制在能力范围以内则人人都能活得更自在、丰盛且享受到金钱的价值。
南洋商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