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11, 2025

理财赢家|裹着糖衣的毒药 先买后付恐助长购物成瘾-中国报

 

理财赢家|裹着糖衣的毒药 先买后付恐助长购物成瘾
01/04/25 10:42 by ChinaPress

在通胀、网络购物、零接触支付浪潮兴起等因素推动下,(Buy Now Pay Later,)成为那些没有信用卡、现金流并不充裕,但又渴望“及时行乐”的年轻世代首选支付方式。

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平台推出服务,不需要信用审查、申请过程灵活快捷、无需立即付款就能消费,满足了消费者“够快,够简便”的诉求。

不过,理财师提醒,打着“便利性”和“零利率”旗号的,实际上极容易让人养成“花未来钱”的扭曲消费观,长久而言恐怕会导致购物成瘾。

实际上,研究显示40岁以下的消费者当中,就有30%已购物成瘾!

先买后付因极高的便捷性,近年来成为广受欢迎的支付方式。

可让消费者先下单、后付款,主要支持的是数十到数千令吉的小额支付,通常可以选择在一个月或一年内分期付款,几乎无需支付利息或是手续费。


除了在支付上的“丝滑”体验,“”的申请过程也十分简易,申请一张信用卡至少要花费4至6个工作日,而服务从注册、绑卡、授信到使用,只需要几分钟。

这种快捷的购物体验近年来迅速俘虏年轻一代的芳心。试想一下,当你在网上看到一双300令吉的球鞋,正苦恼银行卡余额不足时看到了页面中的链接,点进去发现可以分三次免息付款,每次只要付100令吉,而申请使用该服务的等待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从欲念燃起到完成购物,一气呵成,毫无阻力。

长久或失去理性

迈悦理财教育机构总导师兼执业财务规划师周志强接受《中国报》电访时指出,的源起是商家或平台为商户引流创收,同时透过支付便利来鼓励消费,但无形中会导致消费者的购物欲望愈加膨胀,长此以往会让人失去理性。

周志强

他解释,透过,消费者即使现金流受限,也能够买到心仪的物品,这种便利极容易令人购物成瘾。

“当消费不局限在便宜或昂贵的物品,小至手机壳,大至手机、球鞋到包包,都是可以,人们的消费欲就会变得很容易满足,长期下去恐怕会让人失去理性。”

信贷谘询与债务管理机构(AKPK)总执行长阿扎丁早前指出,研究显示,40岁以下的消费者中,有30%表现出购物成瘾的行为,并经历更高的财务压力。

“这个观察结果与AKPK本身的研究成果相符,反映出相当一部分消费者有购物成瘾倾向。”

他当时也在文告说,虽然模式提供一种潜在的财务选择,但它的便利性掩盖了真正的成本。”

用户更易受诱惑

鼓励着消费者“花未来钱”,财福人生教育培训学院创始人兼首席讲师杨子佑警告,若不妥善管理使用方法,就会为自身和社会埋下一颗“危险炸弹”。

杨子佑

和信用卡一样在鼓励消费,但前者的使用者更多是财务状况不佳,或是容易受到诱惑而冲动消费的群体。”

他说,和信用卡一样是属于“信贷”类别,若逾期还款便会成为债务,加上发生突发状况如经济危机、失业等情况下,消费者无力偿还债务,便会牵连到银行体系甚至是国家的经济状况。

根据第二财长拿督斯里阿米尔韩查早前披露,2024年下半年的交易额大幅增长至71亿令吉,比上半年的49亿令吉明显增加。

截至2024年12月,活跃用户已达510万人,其中大多数为21至45岁、月收入低于5000令吉的群体。

按贷款额来看,累计发出28亿令吉,占全国家债总额的0.2%;逾期未偿还额达8260万令吉,占总贷款的2.9%。

掩盖长期财务影响

相比传统信用卡的高利率,最大的卖点之一是“零利率”,促使部分消费者更依赖,认为长期还款可以省下不少利息。但周志强认为,欠缺自律性的消费者很容易因为这种便利,而习惯“先享受,后偿债”的习惯。

“按个人看法,这种消费行为非常不值得鼓励,在购买任何物品前都应该先考虑紧急性。”

他举例,若在紧急情况下需要购买轮椅,但暂时拿不出这笔钱,才考虑使用的大前提,则是自己接下来的还款能力。

AKPK也认同,所带来的便利性可能会掩盖长期的财务影响。

虽然占全国家债极少数,但仍为国家经济埋下隐患。因此杨子佑也十分认同政府透过消费者信贷法令(CCA)严格管制相关平台,以免或许发生更多债务问题。

“透过管制平台,及为的贷款条件设下明确门槛,可确保消费者善用这个工具,避免自己陷入财务陷阱。”

潜藏额外利息

杨子佑建议民众,在使用服务时,应考虑该物品或该笔开销的必要性、自身的财务能力,及计算利息。

“一些平台只提供三个月的免息期,通常还款期限拉得越长,利息就会越高,民众决定下单前应计算好每月需要偿还的款项,是否潜藏着额外利息。“

国内有12家营运商,且拥有五花八门的优惠。根据国行年报,除了常见的三个月免息分期,如今平台为更高价值的交易提供长达24个月的分期付款。

针对民众在使用方面,AKPK推出3P公式“目的、支付能力和支付历史”,以便做出负责任的信贷决策。

该机构说,借贷应当用于可持续且具有长期价值的需求,而不是一时冲动的消费。个人在决定借贷时,不仅要考虑金融机构或平台提供的额度,还要评估自身的真实偿还能力。

消费者在使用前,应自问:“还款期限有多长?”“我的收入是否足以覆盖整个信贷周期的还款?”

关于最终公式“还款纪录”,AKPK强调保持良好还款纪录,及时履行所有还款义务并避免受到信贷提供者的警告,这于获得有利的融资条件至关重要。

https://www.chinapress.com.my/?p=4360566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