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29, 2009

价值投资值不值 五年以后便可知

现 代历史上,投资者曾两度经历过这样的不景气:一次是30年代的华尔街,另一次是90年代的日本。那两次危机告诉我们该有何期待呢?法国兴业证券(SG Securities)反向投资策略师詹姆斯•蒙特尔(James Montier)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一言以蔽之:如果我们落到日本的地步,价值投资者会赚到钱。如果我们最后到了大萧条的程度,那么接下来的几年里,任何股市战略都不会管用,这是无庸置疑的。

先看看大萧条。1929-1932年,股市全线崩溃。低成本“价值股”和所有其他股票一样惨。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些企业实现了不错的利润。不过对它们的股东却毫无助益。在那可怕的三年里,整个金融体系的“去杠杆”规模庞大,盈利的企业股价也纷纷下跌。

不 过,日本的情况并非如此。当然,从1990年到现在,整体股指跌了很多。一只简单的指数基金会让你每年平均亏掉约4%。指数基金投资者往往信奉“有效市场 假说”──也就是说你无法跑赢市场。不过没有人会对那些遵循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和大卫•多德(David Dodd)“价值投资”战略的人这样说。这两位合着了《证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一书。

法国兴业证券(SG Securities)的蒙特尔发现,一个在日本长达18年的熊市中始终坚持“价值投资”战略的投资者实际上每年能赚3%左右。当时股指的下挫大部分是因 为金融类股和其他下跌的“增长型”股票或是“热门股”。只要你避开这类股票,你的收益就不会太糟糕。

投资于绝对回报型基金类的投资者获得的收益还要高。这类基金可以买进价值股,然后作空所谓的增长型股票。这种战略的年回报率为12%,即便同一时期日经指数从39,000点暴跌至了约7,200点。

那么,我们眼下这场危机是那一种呢:30年代的还是90年代的?

大萧条是一场规模难以想像的经济灾难。美国工业产值减半。价格连续三年每年约跌10%。不错,灾难可能会再次发生。任何了解金融危机历史的人都知道什么是“晴天霹雳”。不过30年代的经济知识尚未发展完善。政府用限制性关税和货币紧缩来维系金本位制,结果遏制了经济。

如今,我们对形势的理解可能并不比那时更正确,但我们确实是知道得更多了。当然,现在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也远不及从前了。

人 们谈论的是金融危机,而实际上我们面临着两个危机。西方消费者欠了太多的债。不过这个问题通常可以用通货膨胀、削减支出、冲减资产和提供救助加以解 决。(顺便提一句,在假定所有的消费者都变得不名一文之前,请记住:很多人并非如此──亚洲消费者的腰包就塞得鼓鼓的。或许,在适当的时候,苹果公司 (Apple)只需要减少在美国的笔记本电脑销售,增加亚洲地区的销售。)

第二个危机涉及到全球金融机构内部隐藏的曾经价值数万亿美元、 如今不值一钱的衍生品和“影子”负债。看着它们如今像一连串的火山一样在全球各地爆发,让人感到恐怖又着迷。抵押贷款危机触发了第二个危机,不过它实际上 是一个单独的危机。金融机构(包括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和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这类没有顶着金融公司的牌子,但旗下有金融业务的企业)股本可能会被一扫而光,剩在政府手里的则是曾经价值数万亿美元、如今毫不值钱的负 债。政府可能会大印钞票来为此买单。当然,其中的很多负债可以互相抵消。

在巧妙应对危机方面,政府一直行动迟缓。此外,再借用一下现在的一句老生常谈,没人真正知道形势会糟糕到什么程度。所以,谁都不该把全部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又是一句老生常谈)。

不过,本专栏更感兴趣的是未来5年股价的走势,而不是未来5个月的走势。

2002 年互联网泡沫即将破碎的时候,我以每股约12美元的价格买了亚马逊公司(Amazon.com)的股票。几年后,我以约45美元的价格卖出。如果这听起来 不错,当时也确实挺好。不过我也有看起来像个傻瓜的时候。我买进亚马逊股票后不久,股价就跌到了约6美元。我“损失了”一半。当时很多聪明人都说,亚马逊 会完蛋。后来,我以45美元的价格卖出之后,该股却一直飙升到了约70美元。

如今,我们所处的情况可能与此类似。投资者可能会在赚更多钱 之前先损失大笔的钱。不过,现在却有着很多货真价实的“价值”投资机会。的确,股票的价格可能会进一步走低,这证明了长线投资、成本平均法投资的论点。不 过以蒙特尔援引波士顿基金经理杰里米•格兰瑟姆(Jeremy Grantham )的话说,如果股票看起来很诱人,而你没有买进,让机会溜走了,你不只看起来像个傻瓜,你就是一个傻瓜。

Brett Arends

(编者按:本文作者Brett Arends是《华尔街日报》网络版专栏作家,他的专栏《投资回报》帮助投资者分析最新时事并做出相应投资决定。)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