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November 11, 2008

通膨讓退休變夢魘

通膨讓退休變夢魘

* 財富廣場

陷入現實生活困境、為柴米油鹽打拚之際,內心總有股聲音吶喊“假如有一天我可以甚麼都不必做……”

美好的退休生活讓人嚮往,含飴弄孫、歸隱山林、遊山玩水……過著如同仙人般的生活,怡然自得渡過晚年。

但,現實總是殘酷的,尤其在突如其來的通膨之下,退休“美夢”不但可能變得遙不可及,還可能倒成“夢魘”,終日擔心退休老本被通膨“吃掉”、生活費被通膨“啃蝕”,晚年有鄉歸不得,還得繼續為生活“做牛做馬”。

2008年保誠退休儀表(Prudential Retire-Meter)顯示,通膨已侵蝕大馬人的退休美夢,生活成本高企不下,導致國人面對退休生活的信心每況愈下,對即將退休的中年人士更是雪上加霜,實現退休夢想的信心也顯著下滑。

然而,讓人遺憾的是,國人對未來退休生涯的規劃意識卻依舊薄弱。有人說,人生最重要的事,不是現在站在何處,而是今後要朝那個方向走,退休生涯規劃就是規劃人生的遠景,彩繪未來生命的藍圖,要如何為晚霞添彩?起點是自己,終點也是自己。

百物騰漲生活受衝擊

8月份通膨指數達8.5%,創下27年來新高,儘管汽油價格下跌,9月份已降溫至8.2%,但這仍是一個偏高的數據,且今年相信還是會以這個水平落幕。

通膨“數字”確實已經見頂,也相信會逐步下滑,但對於普羅大眾而言,數字歸數字,通膨陰影仍揮之不去,國人始終無法擺脫“節衣縮食”的命運。

根據上述調查,高達91%的受訪者意識到通膨在過去一年的升溫,年齡介於45至55歲的已婚人士就佔了當中81%,同時,多達87%已感受到生活身受其害,更有48%的國人對於沒有充裕的財務能力應付未來退休需求而感到擔憂。

通膨,對即將退休一族而言,猶如突如其來的狂風,36%即將退休的人士(年齡介於45至55歲)表示與一年前相比,對於實現退休夢想的信心已大大降低。

在這群人當中,有高達81%者認為,通膨升幅劇烈,已嚴重影響他們的生活方式,更有超過50%者聲稱,通膨壓力打碎退休夢,讓人感嘆生活“今非昔比”,即使強制退休年齡已屆,仍得為工作“打拼”,繼續工作數年以賺取更多薪金。

大馬保誠保險(Prudential)首席執行員比爾萊爾指出,大馬人顯然已感受到通膨惡化的對生活的衝擊,對未來退休生活感到困頓。

“通膨加劇及美國金融風暴,國人是否遭受漣漪效應影響已日益受關注,惟令人擔憂的是,國民對退休規劃的意識薄弱。”

這項調查為保誠委託全球性的研究機構-國際研究(Research International)於今年8月份,針對1千零24名來自國內各主要城市的非退休人士進行的調查,受訪者來自各族和家庭月入3000令吉及以上者。

退休問題惡化

在全球人口老化下,退休已是全球面臨的議題,聯合國更把人口老化問題視為21世紀其中一個社會經濟問題。比爾萊爾坦言,退休議題不再侷於限西方,統計數值說明,隨醫療科技發達,現在的人普遍比過去長壽,加上生育率大幅度降低,導致人口老化問題日漸突顯。

“韓國、新加坡、日本和香港等亞洲國家在近幾年來已面臨嚴重人口老化問題,大馬也無法倖免。”

資料顯示,在未來20年,大馬的總人口將提高36%,而55歲或以上者料增加114%!直到2050年時,估計男女的壽命分別自71.9和76.9歲提高至77和82歲。

人的一生中,工作時間大約是30多年,由於平均壽命的延長,退休後往往有30多年的日子要過。比爾萊爾笑言,對一些人而言,說不定退休生涯還比工作生涯漫長!

無法期盼孩子照顧

同時,在時代轉變下,“養兒防老”已經不切實際,今天許多年長者已面臨孩子沒有能力照顧的問題,所以即使老了,仍得自力更生,不能過度奢望依賴兒女。

同時,伴隨老化而來的往往是各種身體器官和生理機能的逐漸衰退,病痛輕易找上門,受疾病侵蝕機率增高。俗話說“人老就怕病來磨”,一旦病魔來襲,沉重的醫療費用最叫人吃不消,儘管孩子在身邊,經濟負擔能力也有限。

比爾萊爾直言,退休後的支出只會增加不會減少,因為除了有更多時間去完成夢想,例如旅行、學習……外,在醫療需求增加下,支出反而更多。

“若希望在退休後,仍能夠維持退休前的生活品質,退休規劃就更重要,畢竟一個人在退休後,經濟收入將明顯減少。”

調查中,有39%者表示在退休時仍得繼續工作,47%人舉出,財務問題為驅使他們在退休年屆時仍得工作的原因,當中的36%認為晚年時仍有必要提高收入;11%則儘力而為地在退休期時維持獨立。

他說,這意味著大馬退休生活素質的下滑,大馬傳統的退休夢想是無憂無慮地度過人生的黃金時期,調查中高達48%者渴望在退休時,可以享受生活,大部份人視與親愛的人相處和實現到處旅行打發時間為退休後歡度時光的首選,惟若退休規劃不足,夢想真的能實現嗎?

存老本不只是儲蓄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這句老話,即說明規劃的重要性。無論你是6年級生,7年級生……及時行樂之餘,應不忘提醒自己總有一天,會步入歲月晚年,面臨退休生涯。

如果一心想著“今朝有酒今朝醉”,也要想好“先甜後苦”的滋味,畢竟人生何其短暫,免得終老時無依靠,回首從前,感慨萬分。

當然,退休不是人生趨於結束,而是另一階段的開始,想要實現退休前“快樂退休”與退休後“退休快樂”的生活,並非難比登天,唯賴於退休前完備的退休生涯規劃。

調查報告揭露,72%的受訪者表示本身有在為未來退休儲蓄,惟當中經常儲蓄以達到退休需求者僅佔28%。

比爾萊爾提及,儘管大部份人士傾向儲蓄,可是,逾77%者卻僅侷限投資於低回酬的儲蓄工具,例如銀行定存和儲蓄戶口,同時高達41%者表示他們只是儘力而為地儲蓄,並沒有實質的退休計劃,只是希望日後這筆錢足以應付退休所需。

國人未分開退休用途和生活儲蓄

“最讓人驚訝的是,大部份國民未將退休用途的儲蓄與生活區隔!這即意味這些人的錢財都把錢存放在一起當作普通儲蓄的用途。”

他一副不可思議的樣子說,在自覺性把退休儲蓄區隔出來的受訪者中,83%的人表示他們會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動用這筆儲蓄,這一再曝露國民對退休規劃的不完善。

至於,辛勤工作的“打工仔”也許會想到在退休之際,把雇員公積金(EPF)派上用場,惟調查卻告訴我們,僅有21%的大馬人認同雇員公積金足以滿足退休需求。

根據雇員公積金去年的常年報告,會員的平均水平大約4萬2000令吉,直到54歲時,約12萬1000令吉。70%的會員認為,雇員公積金在退休後的3年內就蕩然無存。環顧現在四面八方的物價水平,想必多數人大致上都會對雇員公積金搖頭,大喊“錢不夠用”。

比爾萊爾表示,對退休人士而言,雇員公積金明顯不足,此數額和許多人的退休目標還有很大的差距,此差距,就要靠自己來補強。

此外,相信身旁亦有不乏例子證明,退休金或公積金都不能確保我們未來高枕無憂,加上大馬不是福利國,退休生活素質不如歐美國家,想要建構美好的退休生活更不能指望依靠政府。

當“錢”的主人

“全世界最聰明的理財,就是做錢的主人。”但是,缺乏財務知識,退休計劃就形同“缺憾”!

比爾萊爾指出,令人意外的是,國民對尋求財務專家咨詢的意願不大,多達73%者表示未向財務專家尋求專業意見,該行為進一步剝弱大馬人民退休規劃的能力。

調查顯示明,48%受訪者自己做財務決定,並未聽取他人意見;22%者向親朋戚友諮詢意見,但由自己做決定;3%人把財務抉擇留給另一半決定。

一般人對咨詢財務專家存有刻板印象,以為這是屬於富人的專利。他表示,在百物上漲和經濟低迷情況,國民更應考慮向財務專家徵求意見,讓專家來把關,而不是繼續在財務困境打轉,任由通膨肆虐。

瞭解自己財務找出合適退休計劃

他強調,國人必須清楚自己的需求,包括目前財務狀況、未來退休生涯定位、將來需要退休金數額,咨詢財務顧問,找出適合自己的退休計劃。

“國民在意識到通膨衝擊後,應積極看待退休一事,根據自己的需求去掌握未來退休生活,確保退休計劃不受通膨及經濟衰退影響,未來即使成了銀髮族,也不用為生活擔憂。”

他認為,對退休的規劃其實越早越好,因為在擁有更充足時間的情況下,國民可做更充份的準備,也越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大馬人一般上對完整的退休計劃沒有概念,也沒有就退休儲蓄採取適當行動,加上市面上缺乏退休產品,對退休計劃的醒覺低。”他希望與大馬民眾分享調查結果後,提高國民的退休意識,並促使國民在累積及管理退休基金方面,採取更主動態度。

總結

退休象徵一個人從絢爛成熟歸於平淡,從豐富生產行列中隱退,這種生活上的轉換,會是黯淡無光?還是另一高峰?關鍵取決於退休前的規劃。

真正的裒退,不在白髮皺紋,而是停止進取與改變。想要點亮自己的心燈,掌握起跑點及目的地,就得想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按部就班跑向目的地。

最實際的養老保障即是及早給自己做一份退休養老計劃,你準備好了嗎?

星洲日報/財富廣場/焦點策劃‧2008.11.08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