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12, 2013

谁动了你的口袋?

我们身边有很多人,一个月的收入相当于父母一年的退休金,而他们父母一年的退休金相当于他们爷爷奶奶一生的积蓄。是不是我们每代人都比上一代厉害10倍呢?

当然不是,除了时代进步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都有个隐身敌人:通货膨胀。

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小到开门七件事,大到结婚、买房以及子女养育/教育等,需要长期投资的有形或无形资产及事物都要用钱做后援支持,可是物价上涨的速度远超工资的涨 幅,资产不断缩水,原本每月薪水尚有盈余,现在却不够偿还信用卡欠债,通胀存在的风险,令以往看似简单方便的储蓄,也变成了一件困难的事件。

但是让人感到委屈的是,我们有时并不是自己钱包百分之百的主人,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钱会自己“长脚”,悄悄溜走。

同样金额的钱,在不同年代,购买到的商品数量竟然相差十几倍,这就相当于,钱在无形中自己偷偷溜走了。

造成这种反差的主要原因,是物价的飞涨。
换一个角度,也是钱越来越不值钱,即越来越高的物价偷偷打开了你的口袋,在你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像蚂蚁搬家般,一点点将你的财富运往他处,你的口袋确确实实被“划破”了。
怎么才能抵御通胀?很显然在今后的时间里,物价还会继续上涨,我们的生活成本还会不断提高。

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才能让自己口袋里的那点钱保值增值,这已经成为人们思考最多的问题,抗通胀,战胜通胀已经成了每个人都必须认真对待的事。

假设今天有个30岁的人,发意外横财得到100万,于是辞职退休不做任何投资,只要通胀率维持在4%,那等他到48岁时,只能买到现在价值50万的东西,等他64岁时,只能买到现在价值25万的东西了。

用投资拯救口袋
但通胀也不是无药可救的魔盒,只要适度,它对经济并没有坏处,尤其是当GDP增长率长期远高于通胀率的时候。

在通货膨胀面前,我们每个个体都是渺小的,如果不想财富被卷走,就必须想方设法去投资。
只有投资,才能拯救你的口袋。

不过,投资是一种理性行为,尽管通货膨胀步步紧逼,我们也不能阵脚大乱,盲目投资。
否则,不但不能抵抗通胀,还可能使自己的投资行为变成通胀的“帮凶”。

近几年来,我国理财行业迅猛发展,相比过去单一的存款,目前我们可用来投资的产品已经丰富许多。

了解宏观 工具 自己
我们要本着“三个了解”的原则,建立个人的投资组合。
所谓的“三个了解”,就是要了解宏观、了解工具、了解自己。

■了解宏观:就是你对外界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有个客观、理性的判断,进而锁定投资布局的区域。
■了解工具:就是盘点现有的金融产品和投资渠道,目前国内市场可供选择的投资方式有股票、基金、房产、黄金、债券和收藏等,都是长期能战胜通胀的产品。
每个资产类别的风险和回报差异较大,但总体而言,任何一个资产类别的风险和回报,都是成正比,但必须做好品种和流动性的配比,不能过于集中。
■了解自己:就是确定投资目标和合理的回报期望值,分析自己的投资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
例如,把抵抗通胀作为投资目标,那么预期回报值可以参考通胀水平和储蓄利率水平。

底座越大越稳固
最后,在“三个了解”的基础上,建立适合的投资组合。
可以把这个投资组合看作一个金字塔,毫无疑问是底座越大越稳固。
每个人的情况差异很大,所建立的投资组合金字塔也各有不同。

适时动态调整
最后,投资组合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坚持和动态调整。
由于经济环境在变,市场在变,投资人自己也在变,所以投资组合的方案也要顺应时势动态调整。

就投资人而言,所处的人生阶段不同,所拥有的资产状况会发生变化,投资的目标也会变化。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青年人与老年人的理财需求截然不同,一般而言,青年人可以承受较大的风险,对投资的回报要求也比较高;而老年人恰恰相反,风险承受能力较低,资产的安全与稳定最重要,投资回报要求则不高。

与建立投资组合方案一样,动态调整的时候也要秉持几个原则:
1.要坚持合理的资产分配,避免最高逐利;
2.坚持多种资产分散投资,避免过于集中风险;
3.投资理财讲究持久,避免短时;
4.设定合理收益目标,避免受“预期收益”误导。
 
罗凤琴/南洋商报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