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基金已经成为全球投资者最重要的理财产品之一,民众参与投资理财的热情也日益高涨。不 过,很多人缺乏对投资理财的正确理解,把买基金看成赚取快钱的手段,结果在市场的震荡波动中弄得身心俱疲,越来越远离了本应有的生活快乐。
基 金投资其实不该过分追求最高收益,而要学会知足常乐。有些投资者持有某只基金一段时间后,一旦发现自己的基金业绩不如别的基金就非要换成那只跑得最快的, 才能心里舒坦睡得着觉。
不过这样的快乐可以说是非常短暂的,因为世界上没有哪只基金能够在所有的时间永远跑第一,连彼得·林奇和巴菲特那 样的超级投资大师都做不到。
适合你自己的基金,就是最好的基金,不要让单纯的回报吞噬了你的投资快乐。
在成长的三分之一 内
你持有的基金只要在大多数时间都能跑在同类型的前三分之一 ,就已经是非常了不得的成绩了。
一时的胜败并不重要,长期 的表现才是关键。此外,不同类型的基金回报相差较大,到底持有哪种类型的基金才能快乐多一点,这还需充分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为宜。
比 如买股票型基金虽然预期收益相对较高,但也意味着你舍弃了某些安全性。如果你天生对风险敏感,不愿意承受较大的风险,那还是挑只较低风险追求稳健收益的债 券基金好好拿着吧!
事实说明,通常坚持较为长线的投资,才能获得较理想的回报。
投资基金一定要选择长期业绩表现持续出色 的为佳,那些偶尔“昙花一现”惊爆眼球然后长久表现平平的基金还是敬而远之的好。
投资基金如“屡屡换将”恐难有好的回报。
从 历史数据来看,市场的短期波动虽然在所难免,但是长期投资不仅可以降低短期波动的影响,而且还有助于提高总体的收益回报。
反之,如果投资 者过于频繁地买进卖出,不仅需要支付不低的申购和赎回费用,更有可能因为踏空行情而不断错过机会。
低调而踏实,漫长而辛劳。这是一个优秀 基金的成功秘诀。
主动投资好?还是被动投资强?
投资大师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 )于1934年出版的《证券分析》,主动投资作为一门系统的学科算是从此开始了。该书建立了从投资实践的角度分析研究投资过程和分析方法。主动投资分析是 建立在对公司经营、管理等调研基础之上所作的价值分析,其可行性和合理性均比较直观,也比较容易为人所接受。
不过,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 代,随着市场投资标的迅速增加、市场有效性逐步增强,在马科维茨理论基础之上,投资理论不断蓬勃发展,出现了很多对现代金融投资产生巨大影响的理论。
法 玛(Eugene Fama )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有效市场假说,即认为市场价格是有效市场的均衡体现,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较好的市场假设基础。市场是一个巨大复杂的系统,单 个个体或组织难以掌握充分的信息。在多种因素和一定的局限性下,所做出的判断常常会有一定的差异。随着市场有效性增加,这个差异可能越大。
1974 年,指数基金创始人约翰·伯格(John Bogle)创办了先锋基金公司,次年推出了全球第一个指数基金,即标普500 指数基金,并于1976年正式成立。指数基金成立的前10年,并没有引起投资者太多的注意,但这个看似简单朴素的想法却集结了投资理论的精华。
指 数基金所选择的篮子往往不错,也能定期调整成份股,管理费较低,换手率较低,交易成本较低。看似不起眼的费用,每年大概是2%左右,但随着时间的积累复利 下来这个不是个小数目。
海外实践证明,中长期时间内,优良指数为标的的被动基金比75% 的主动基金业绩要好,其原因除了费用之外,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市场有效性提高之后,主动投资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增加。当然,优秀的主动投资仍然是可以通过经 验、团队持续战胜市场,但这个比例并不高。
被动与主动相结合
那么,投资者是选择被动投资还是主动投资?从海外市场发展来 看,被动投资理念和主动投资理念已经相互融合。
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合理的资产配置是比较关键的,被动和主动投资二者配置可以比喻成“荤 素搭配”,二者的有机结合有利于资产配置效果的改善。
从长期持有和定额定投的投资角度来看,被动投资的优势已经证明,也有一些投资者希望 阶段性投资,若看好市场阶段性机会,被动投资由于其透明度高,其收益可以很接近市场,投资者可以选择指数基金按照自己的判断进行阶段性投资。
其 中,交易所交易基金(ETF )不仅有指数基金的优点,还有二级市场交易功能,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预计,交易所交易基金(ETF )还有很大的空间,该类产品也是过去全球10年内增长最快的资产品种。
因此,投资者选择被动基金和主动基金时,要认识被动基金背后的长期 投资理念和低费率运作的模式,认识到主动投资基金对于投资经理和团队依赖相对较高的特点。然后结合自己的判断,根据自己的风险收益特征,在被动基金和主动 基金二类基金相结合,进行“荤素搭配”,使得自己的基金资产更“健康”。
南洋商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