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13, 2008

避開理財陷阱‧自訂退休計劃

避開理財陷阱‧自訂退休計劃

大家到銀行時有否遇上理財顧問向你推介投資產品,或者收到保險公司類似電話,而被一大堆名詞如月供基金、儲蓄保險和結構產品義得一頭霧水?如果各位有類似的經驗,今次的財富教室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本書作者曾任職銀行銷售界,對理財有充份的實戰經驗,瞭解本地理財行業的弊病:大多數服務提供者(如銀行和保險公司)主要靠銷售投資產品賺取佣金及管理費,因此他們最希望客戶多作交易。

但作者認為,頻密交易對客戶大多沒有益處,甚至有害。以澳洲為例,當地不靠佣金,只透過提供專業意見而收取顧問費的理財服務提供者,已佔市場逾半份額。這種模式與投資者存在最小的利益衝突,提供的建議最為客觀。

拆包裝現理財陷阱

作者其後把各種理財陷阱逐一拆解:理財顧問春客戶分析理財需要時,不少會用上電腦程式,輸入一 系列假設後,就能計出閣下所需的保障及退休準備。經過高科技的包裝,感覺變得很專業,更有說服力。但作者指出,客觀中立的假設才是計算的核心。他以計算所 需退休金為例,理財顧問只要把假設的通脹率推高2%至3%,或者把預測投資回報降低,經過20多年的毫無複息效應,理財顧問便很容易製造出一個逾千萬元的 退休金缺口。當客戶被嚇得六神無主時,自然會乖乖地奉上鈔票,開始一個又一個的投資計劃。作者建議,讀者把訂立假設的權力奪回。或要求顧問提交在不同假設 下的計算結果,以作比較。

人生大事要預早規劃

要落實理財,第一步當然是培養良好的理財習慣,包括記錄日常收支,以認清自己的理財狀況。繼而設定理財目標,建立預算,以瞭解每項目標所需要的財務資源。

最後是監察執行理財計劃的進度和客觀檢討自己的理財表現。作者亦提出結婚、育兒、置業等人生大事,對理財計劃的影響及如何預早作好規劃。例如在置業前, 不但要考慮每月的還款能力,還要計算貸款連利息成本,相等於未來多少年的家庭收入。

作者認為定期壽險比較好,因為保費比較平,斷供的代價又較低。據作者非正式統計:“10個經紀,9個買定期壽險”。

星洲日報/財富廣場/財富教室‧2008.07.05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