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28, 2010

取之有道‧用之有道

長實主席李嘉誠在記者會上被問到會否效法美國富豪捐出半數身家作慈善,他回應其慈善基金數目已等於他三分之一的身家,更引述中國古代孔子的名言:“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用之有道”為財富觀。從兒童的理財教育角度來看,如何理解對金錢“取之有道,用之有道”?

所謂“取之有道,用之有道”,具體來說,家長必須從小建立孩子正確的金錢價值觀,並且樹立榜樣,最重要仍是幫助兒女建立良好理財習慣。

不時為生活需要訂立優次:

在消費文化膨脹和享樂主義的影響下,不少青少年都有累積負債、過度消費、追求名牌等情況。曾經見過一些小學生巧妙地跟校內多名同學借錢,每次借幾塊錢,從不歸還,由於數目不大,同學也沒有積極追討。此等不負責任、不理後果的消費模式叫人擔心。

父母應向子女解釋對基本需求的概念,如食物、衣服、居所、教育、交通等,然後將他們最優先的需要列出來,讓子女明白生活是有很多選擇的,最新的i-Phone 4固然很棒,但是一部普通的手提電話照樣可以達到互通消息的功能。

先儲蓄,後消費:

很多青少年的消費模式都是隨心所欲。父母應教導子女“需要儲蓄,為未來生活作準備”等重要觀念。所以父母切忌輕易滿足子女在金錢和物質上的要求,不妨鼓勵子女先衡量某物件的需要性,並鼓勵他們自行儲蓄購買,操練延遲滿足。

以身作則:

孩子有時候因朋輩壓力而去購物,有時是找新鮮感,有時只是想是否可以標新立異。父母可協助子女瞭解生命當中除了到購物中心消費,還有很多有意義的事,例如:作出慈善捐獻,既可以幫助人,亦能分享金錢買不到的快樂。

同時也要反省自己是否做了壞榜樣,因為消費習慣是會互相傳染影響的。

星洲日報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