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September 05, 2009

分享集: 每股净利妙用多


●冯时能

40年来,阅读上市公司的常年报告书,已成为我的生活的一部分。

即使我身在职场,工作压力最大和最繁忙时,也从未中断过。

现在退休了,当然有更多的时间来阅读,不但读年报和季报,而且也读闲书。

有人问我:你读年报时,最先读什么?

我可以毫不迟疑地说:“每股净利”。

最重要的数字

对我这个基本面信徒来说,每股净利是整本年报中最重要及最有用的数字。

删除了这个数字,整本年报就黯然失色了。

理由很简单。上市公司都是商业机构,商业机构的最终目的,就是赚钱。

所以,将整个公司的人力、财力、物力,全力以赴地投向业务,无非是为了“底线”(Bottomline)。

公司的全年营收(Revenue),叫“顶线(Top Line),因为所有的营收表(Income Statements),都把全年营收放在最顶上。

从营收中扣除所有开支,包括原料、利息、行政开销和税款之后,剩下的才是属于股东(投资者)的钱,这个数目,一定是放在营收表的最下方,故叫底线(bottomline)。

底线才是属于公司股东的钱。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某某公司今年赚2000万令吉,真了不起”。

这样的话是有误导性的。

我们应问:“该公司到底用多少资本去赚2000万令吉?”

如果是以10亿令吉去赚2000万令吉的话,回酬不过2%,甚至比不上目前2.5%的定期存款利息。

需知定期存款毫无风险,做生意风险很高,若回酬尚不如定存利息,则“了不起”从何说起?

故净利(bottomline)必须与所动用的资金挂钩,才有意义,单提绝对值(2000万令吉),并不能反映公司业绩的优劣。

所以,我们在读年报时,最先要盯住的,是每股净利(EPS),至于公司全年净利总额(或亏损)是多少,不看也罢。

有助评估股票素质

每股净利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能告诉我们许多有助我们评估股票素质的资料:

(一)每股净利反映了公司掌舵人及高层行政人员的管理素质,每股净利高,凸显管理层经营有方。

(二)反映股东资本回酬高,表示掌舵人为股东创造财富,这也是股东把资金无条件交给掌舵人,代他们经营该盘生意的目的,这样的掌舵人,才可喻为称职,如果公司蒙受亏损,掌舵人可谓失职。

(三)比较5年以上的每股净利,可以反映公司的进展。如果一年不如一年,表示掌舵人无能,理应让贤。

(四)有了每股净利,我们可以求出有关股票的本益比,从本益比的高低,我们可以评定有关股票的市价,是被高估(over-valued)或是被低估(under-valued)。从而决定应买进、保留或脱售。

(五)每股净利是破解炒家的妙方。当一只股票被炒家操纵,股价被炒到离谱的高价时,投资者往往不知何去何从,买进嘛又怕被套牢,不买进嘛又怕失去赚钱的机会。

在这种无所适从的时刻,投资者只要以股票的市价(例如1令吉),除以每股净利(EPS),马上可以算出有关公司的本益比(PER),如果本益比奇高,最好不要买进,以免被套牢,蒙受严重亏损。

(例如:股价为1令吉,每股净利1分,则100分÷1分=100本益比,等于1百年才能赚回投资额)。

如果投资者在牛市达到疯狂地步,或是某只股票被炒到奇高时,以此法计算出本益比,马上可以破解迷惑,使你清醒,不去穷追,这样可以避免亏蚀。

(六)从每股净利,你也可以预测公司派息率,从而算出周息率(Dividend Yield),以周息率与银行定存利息比较,有助于你作出投资决定。

每股净利妙用如此之多,则阅读年报时,首先着重这个重要的数字,不亦宜乎?

每份年报的营收表(有时称为损益账,Profit & Loss Account),都会列出当年及上一年的每股净利,允称方便。

南洋网

Wednesday, September 02, 2009

分享集:买资产,等盈利

●冯时能

丹斯里陈华春将吴万发(GBH,3611,主板工业产品股)的收购价,由1.25令吉,提高至1.50令吉,武装部队基金局接受他的献购,将所持有之 18.14%脱售给他。如此一来,丹斯里在吴万发的股权,升至53.53%,成功地控制该公司。

其实,即使是1.50令吉的收购价,仍比吴万发的每股净有形资产价值2.92令吉低一半。

小股东为什么愿意接受?

一家上市公司,资产无论多么雄厚,除非加以清盘,否则,股东是得不到什么的。这就是投资者对有雄厚资产,但业绩表现差劲的公司,不感兴趣的原因。

吴万发连年亏蚀,没能力派发股息,股价又长期萎靡不振,持有该公司的股票,一无所得,受困已久。

若不接受陈华春1.50令吉的献购,一旦献购结束,股价回跌至过去的低水平,则资金不知又要受困多久,这是小股东所担忧的。所以,他们愿意接受只等于净有形资产一半的献购价,是可以理解的。

其实,像吴万发那样的上市公司,比比皆是。

这些公司拥有雄厚资产,而且资产中还包括大量现金,只因业绩表现不佳。投资者对此类公司不感兴趣,导致股价长期不振,有些只等于每股净有形资产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仍无人问津。

金兴(KIMHIN,5371,主板工业产品股)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该公司在过去10个月中,股价一直在1令吉以下徘徊,股市猛烈回弹,该股仍文风不动。该公司在过去4年中,盈利一年不如一年,相信是投资者冷落该股的主因。

直到最近一季,该公司每股净利回升至6.59仙,股价才略有起色。

实际上,金兴每股净有形资产价值高达3.08令吉,其中包括了高达96仙的现金和准现金(单位信托),完全没有负债,财务稳健。

作为散户,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此类有资产,但业绩表现差,股价长期不振的股票?

正如以上所说,除非公司清盘,否则,股东是无法将公司的雄厚资产化为现金,又移到股东袋里的。

业绩推动股价

能够推动股价向上的,肯定是业绩表现标青,而不是有资产却无盈利的公司。

当然,资产雄厚而业绩又标青的股票,肯定是上上之选。

然而,此类备受投资机构看好的公司,股价必然高企不下,其价值早已反映在股价上,是追求稳定收入者的理想对象,但资本增值常不如成长股。

退而求其次,若能以沙里淘金法 ,从资产雄厚的公司中,筛选出盈利可能回升的公司,乘别人忽略了这些股票,股价长期低沉时买进,长期持有,等待公司业绩改善,股价随之攀升,仍不难获取厚利。

在最近的金融海啸中,许多资产与业绩具佳的股票,股价跌至令人难以置信的低水平。投资者预测此类公司的盈利将暴跌,甚至将陷入困境,因此不惜成本,贱价抛售。

受金融海啸冲击,企业可能蒙受亏蚀,是事实。

细读常年报告

但是,假如你细读这些公司的常年报告书的话,你会发现这些公司不但资产雄厚,而且财务健全,跟1998年货币危机时完全不同。当金融海啸一年半前在美国引爆时,大部分上市公司已作好准备,这就是在此次经济风暴中,极少上市公司陷困的原因。

在金融海啸最严重的时刻,如果投资者根据业绩,作为投资的准则的话,肯定不敢买进。这是许多投资者此次坐失良机的主因。

但是,假如你采取“先买资产,后等盈利出现”的策略的话,选购虽然没有盈利,但资产雄厚的股票,收藏1、2年,等待海啸平息,公司盈利回升,股价跟着回弹。

这样做的人,现在已取得超过100%的利润。选购资产雄厚、业绩差劲,但盈利有回升潜能的股票,长期持有,不难获利。

南洋网

股市入門法(第4篇) 預設目標不瞎撞 勿讓投資變投機

上週提到,投資者應依自身所能承受的風險程度,為投資設下目標,絕不能單靠小道消息或所謂的內幕,股海新手切莫跟著“風向”走。

但許多投資者,包括股海老手,總在無形中犯下一個投資通病,在缺乏明確目標下盲目投資,進而由最初的投資變為投機。

理財師建議,不管是投資新手或老手,在投資前應設下一個目標,如儲蓄退休基金等,才不會像“盲頭蒼蠅”一樣瞎撞。

無論是股海老手或新手,在投資買股前都必須設下投目標。
若真想投資買股,是否在了解有關股項基本面及查看公司財務報表后,就可進行投資?

表面上來看,既然基本面強勁,財務報表健康,那應該是沒問題,但理財師認為,投資者面臨最大的問題,並不是準備功夫不足,相反則是自身內在的問題。

ISI理財培訓機構總執行長黃凱順告訴《中國報》,投資者往往忽略最根本的問題,在沒有理清目標的情況下,即投身股海。

“投資買股前,一定要想清楚為何投資。很多人會說,投資是為了賺錢,卻不了解投資目的。”

他說,設定投資目標是項很重要的心理建設。

“有些人投身股海后,往往因扺不住想賺快錢的念頭,掉入投機陷阱,股價漲落則成為生活唯一重心,搞到生活不寧。”

黃凱順指出,投資者不應抱著短期套利的心態買股,相反則應把目光放遠。

“短期套利並不算投資,最多只能說是投機,投資者最好是以5年為限。”

留意最新動向

有些人認為,若不能承擔風險,則應把焦點放在籃籌股,惟世事無絕對,若真想減低投資風險,最好是分散投資。

黃凱順說,最全面的投資組合應囊括各個主要領域的股項,如建築股、金融股及種植股等,應至少持有15支不同領域的股項。

至于投資新手若想長期投資,則應作好心理準備,短期內不能動用上述投資金。

“依現在的情況來看,藍籌股表現較穩,但投資者仍需時時留意所持股項的最新動向。”

黃凱順認為,投資者應抱著與股項一同成長的心態,才不會輕易跟隨股價擺動。

“要知道,一間公司若營運正常,就算股價下滑,也未必影響回酬。

中國報

股市入門法(第3篇) 不滿經紀證券行服務 投資者可轉碼頭

上期提到,網上交易(online trading)佣金較低,但對于股市新手來說,有個人在旁指導,始終較安心,所以股票經紀還是得時時向投資者傳達最新資訊。

投資者若不滿意股票經紀的服務,可選擇撤換股票經紀,甚至轉到另一家證券行。
網上交易自有其利與弊,雖然可自行下單交易,可偶爾也會因技術上的問題而下不到單,進而錯失投資良機。

相反,透過股票經紀交易,雖然收費較高,但畢竟不會碰到網上交易的硬件技術問題。

但如果股票經紀並無盡到身為股票經紀的責任,投資者又該如何是好?

假設你在付了佣金后,覺得不滿意股票經紀的服務,該怎么辦?

投資者可選擇撤換股票經紀或證券行。

撤換證券行較股票經紀複雜得多,若你原本的中央存票系統交易戶頭(CDS Account)尚有存股,那么你就必須到原來的證券行辦理轉行手續。

意見要綜合

首先,投資者必須支付10令吉,到另一間屬意的證券行辦理另一個中央存票系統交易戶頭,再付10令吉,把原先戶頭剩下的股票,都轉到這間證券行旗下。

投資者可以有數個中央存票系統交易戶頭,但僅能選擇一個進行交易。

相反,若覺得撤換證券行太麻煩,投資者也可以選擇換到股票經紀,就不需費時費力。

另外,投資者當然也得做好準備功夫,從投資類型如長短期投資、可承受的風險強弱、及欲投資股項的基本了解等,不能單純聽信一方的意見。

最少買賣100股

投資買股,最少需購入多少股?1000股?

上述問題一直都是投資者急欲理清的課題之一,市場眾說紛雲,搞得投資新手一個頭兩個大,艾芬投資銀行股票經紀阿曼莫哈末卡欣告訴《中國報》,未限定投資者一定得買最低1000股,只要買入100股即可。

舉例若雲頂(GENTING,3182,主要板貿易)股價每股6.30令吉,若買進100股為630令吉(6.30 x 100),惟這還未包括印花稅及佣金。

中國報

股市入門法(第2篇) 了解T+3結算制 網上買賣股票更便宜

上期說到在投資買股前,投資新手一定要先開設中央存票系統交易戶頭(CDS Account),才能正式進行投資。

開完交易戶頭后,一定要搞清楚何謂T+3結算制付款或脫手(T+3 Transaction),免得股票經紀在等不到通知的情況下,自行脫售持股。

股票經紀都是依據這個T+3進行結算,但到底什么是T+3結算制付款呢?網上交易(online trading)又是怎樣的交易法?

透過網上買賣股票的好處是成本較低,佣金約為0.42%。
T+3結算制付款是指投資者在買進特定數目的股項時,“T”的意思需在3個交易日內支付不足的款項。

舉個例子,若投資者的交易戶頭僅有1000令吉,但卻買入2500令吉的股項,則需在3個交易日或3天內,支付剩余1500令吉,不然就需脫售超出額度的持股。

投資者有權選擇脫售全部持股或部分持股,但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得告訴股票經紀最后的決定,不然在過了3天交易日后,股票經紀在未接到投資者通知情況下,或悉數脫售原有持股。

若透過抽佣股票經紀進行交易,佣金介于0.6%至0.7%。

另一選擇是透過網上交易,好處是低成本,由於網絡成本已固定,證券行必須擁有龐大的客戶量才能獲利。

通常,網上交易的佣金多為0.42%,但最終還是得視個別證券行的收費而定。

舉個例子,透過豐隆證券(HLeBroking)網上交易可享有不同級別經紀傭金率,即交易額10萬令吉或以下為0.42%,10萬令吉或以上則0.21%。

中國報